在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拥抱可为时代,书写有为青春
东华大学校长项延训
(2025年9月26日)
亲爱的2025级全体新同学,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秋光为序,青春启程。今天,我们相聚于此,隆重举行东华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学校,向7000余名新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向悉心培育你们的父母师长致以由衷感谢!
同学们,刚刚大家一起郑重宣誓,立志勇担时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从今天开始,你们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东华人,即将在东华校园学习已知、探索未知、实践真知、创造新知,践行“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精神,书写新的青春篇章。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同学们既是历史的见证者、亲历者,更是未来的创造者、引领者,你们生逢其时又重任在肩。借此机会,围绕“拥抱可为时代书写有为青春”这一主题,与大家交流三点想法:
一是志存高远,立“担当有为”之志。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前不久,同学们都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相信大家都能深切感受到国防的日益强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也能深切感受到和平的弥足珍贵。这些成就背后,充分体现了教育、科技、人才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三者的集中交汇点,肩负着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责任担当。急国之所需、应民之所盼,始终是东华人的弘道追求。1951年,学校应解决百姓穿衣难问题而生,老校长钱宝钧先生胸怀报国为民的担当精神,不断攻坚克难,开创了全国第一个化纤专业,为我国迈向纺织强国作出了重要贡献;潘鼎教授突破国外技术封锁,主持研发航天级高纯黏胶基碳纤维,为战略武器研发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撑。70余年来,一批批东华科研工作者坚持敢为人先、勇于攀登科学高峰,涌现出一批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成果,比如大尺寸异形结构件三维高精度球面立体编织机、干法聚酰亚胺纤维生产设备、柔性陶瓷纳米纤维气凝胶等。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书写东华人心有大我、赤诚报国的时代答卷。
希望你们传承发扬东华人的奋斗初心,立报国之志、修经世之才,将服务国家需要作为崇高的人生追求,让青春脉搏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怀成全之心、成人达己,既关注自身的成长与突破,也为同行者的进步与成就喝彩,把个人的奋斗与集体的进步共同融入时代的乐章,奏响青春的最强音。
二是循变而进,筑“敢为善为”之基。时代奔涌,唯“变”不变。当下,我们正处于快速变革的时代,知识迭代、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人工智能创新技术的应用正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也持续重构着学习模式。进入本科、研究生阶段后,需要大家以“归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