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议的收获
二、贯彻的要求
(一)时间要抓紧
(二)态度要端正
(三)方法要得当
(四)作风要扎实
三、把握的重点
(一)首要的是提高认识
(二)发展是根本途径
(三)增收是关键环节
(四)粮食生产是重要基础
(五)改善条件是重要举措
(六)提高生活质量是重要目标
(七)深化改革是重要动力
(八)构建和谐社会是重要内容
(九)解决农民群众所需所盼是着力点
(十)形成合力是重要保障
突出重点 狠抓落实 努力开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摘要)
(2006年)
一、会议的收获
一是统一了思想。通过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新农村建设专题研讨班精神,特别是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同志们进一步深化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意义、科学内涵、时代特征的认识,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二是明确了任务。通过学习讨论,大家明确了在河南这样一个农业大省“三农”任务比较繁重的省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三是振奋了精神。通过学习讨论,联系实际深入思考,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鼓足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干劲,凝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力量。
四是坚定了信心。通过学习讨论,大家普遍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是一项光荣的历史使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需要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同时一致认为,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决心,有全省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有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我们一定能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在实践中得以实现,不断开创我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二、贯彻的要求
(一)时间要抓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抓住全党上下高度重视做好“三农”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时机,抓住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动力的大好机遇,传达好会议精神,贯彻好会议精神,落实好会议精神。各省辖市要迅速行动、抓紧部署,原则上要在3月底之前把会议精神贯彻到基层。
(二)态度要端正。一是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党的一件大事来抓,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想问题、作决策,理思路、定措施,把这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大事好事做好做扎实;二是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来谋划、来部署,既不能因现代化建设各项任务繁重而忽视新农村建设,也不能因新农村建设迫在眉睫而影响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要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在把握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中推动现代化建设;三是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当前工作结合起来,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抓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等工作,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三)方法要得当。一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作规划、定任务,都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二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把中央要求与当地实际相结合,既积极又稳妥,做得到的就说,做不到的就不说,办成的事就做,办不成的事就不讲;三是要尊重农民意愿,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顺民意、合民情、得民心,切忌强迫命令、搞形式主义。
(四)作风要扎实。一是部署安排要实,既要有远景规划、又要有近期目标,既要有总体部署、又要有具体要求;二是目标任务要实,不讲空话、多干实事,不喊空口号、多定实任务;三是工作措施要实,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做到方向正、目标明、任务清;四是领导责任要实,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把握的重点
(一)首要的是提高认识。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要使全省上下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进而积极、全面、扎实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发展是根本途径。发展是硬道理。新农村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目标,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带动新农村建设全局。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突出发展这个主题,千方百计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增强农村综合实力,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三)增收是关键环节。“三农”工作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要坚持抓住农民持续增收致富这个关键环节,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要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扩大农民增收致富的空间;二是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三是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支持;四是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调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积极性;五是要加快农村工业化进程,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
(四)粮食生产是重要基础。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