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刻吸取教训
二、落实两个责任
三、既要清廉为官
在县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4年8月4日)
今天召开这个会,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和上级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部署的专题会,目的是让大家进一步认清当前的反腐倡廉形势,充分认识落实“两个责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促使大家知责、明责、守责、担责,切实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自己。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深刻吸取教训,严格廉洁自律
刚才,田世铠同志现身说法,对自己所犯错误进行了深刻检讨。光辉同志对一些典型案件进行了通报,对落实纪委监督责任和反腐倡廉工作进行了安排。我相信大家听了之后,感触一定很深。说实话,我感到很震惊、很愤怒。邓明甲已于上月被州委撤销副县长职务,现已经移送司法机关,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他在乡镇工作期间有违纪违法行为,当了县领导,就在这几年,就在我眼皮底下,每年向分管部门伸手要钱。而对这种违纪违规的行为,没有一个人抵制,也没有一个人向组织检举,哪怕是匿名的检举都没有。这些部门的领导今天都在场,我要问一问你们的党性原则去哪儿啦?组织观念去哪儿啦?所以,今天借这个机会,我要和全体副科级以上干部集体谈话,把理说明,把话谈透。
第一,要敬畏法纪,不要有侥幸心理。国有国法,党有党规。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党纪国法是从政做人的底线,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也是触碰不得的高压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强调“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截止目前,仅中纪委查处的省部级以上干部就达到41名。7月29日,中央决定对周永康立案审查,这充分显现了我们党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决心。今年,我们省1-6月就查处了厅局级干部20人、县处级干部187人、乡科级干部859人,这其中就有现在在巴东的干部和曾经在巴东工作过的领导。现在网络发达,信息畅通,对于有问题的同志,纪委不可能不查、不了了之。如果我们中间还有有问题的人,希望能把握机会,在组织找你之前,主动找纪委说清楚,争取宽大处理。不要以为自己聪明,打死不承认。要知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凡是发生过的事都会留下痕迹,现在的技侦手段很先进,零口供也能定案。不管你有多硬的后台、多硬的关系、多大的靠山,一旦东窗事发,没人保得了你。如果不主动交代而被查明的,将从重处理,该撤职的撤职、该开除的开除。其实,邓明甲有几次机会可以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但他没把握住,如果他主动了,后果不一定有现在这么严重。不要认为什么事都能用钱摆平。有的人在预料到要出事之前,四处活动,给人送钱,以为可以摆平,但是没人敢收,推不掉的也都上交了。
第二,要慎微慎初,不要有放任心理。只有善始善终,才能安全着陆,不论你是哪一级别的干部,不论你在哪个岗位,都要始终如一保持清廉本色。现在,不是你退休了就安全着陆了,也不是你提拔重用了,以前的事就过去了。宜昌今年查处了5名副厅级以上干部,其中1人与我曾经共班子3年,好多人都以为他出了事我也会有事,但经组织调查,我没有任何问题。我在宜昌开发区工作三年,在宜都工作一年,可以说手握重权,管理服务的对象很多是大企业大老板,我真心为他们服务,解决了很多困难,但我从来不收他们的钱,至今问心无愧。我服务过的最大企业东阳光集团,三年前的产值就过了一百亿,税收就达4.7亿元,这么大的企业,几十万上百万几乎都不算钱,我帮助他们做过不少事,但是我没有收过他们一分钱。我到巴东以后,应该说对他们的发展不会再有什么帮助,但是还有很多企业家翻山越岭来看望我,这是情义,而不是功利。人活得有情有义而不是唯利是图该多好啊!所以说,我们要慎用权。我们的权力是组织给的,是人民给的,是给人民办事的,不是用来谋私利的。但是我们有的领导干部把权力利益化,不见钱不办事,把权力当成私人的财产、私人的人情,批了项目要好处要回扣,甚至连村里也不放过。我们实施的项目都是县里上上下下一起,费心尽力争取而来。大家辛辛苦苦向上跑、向外跑,争取一个项目多么不容易,而项目落地后,变成了经办领导、经办干部向下伸手的唐僧肉。有的串通一气合谋私分项目补助款,正常拨款不给红包也拖着不办,这成何体统?不出事才怪!在座的每位手中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千万不要抱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理,千万不要有不捞白不捞的心理,不论你在什么位置,不论你掌握的资金多少、项目大小,只要违了纪犯了法,性质都一样,后果都一样。拌人的桩不在高,腐败的事不在小。无论是大贪,还是小贪,本质上都是贪,都是腐朽的东西。今天通报的一些案例,他们为什么搞到现在这个地步?难道他们是天生的腐败吗?一开始就有那么大的胆子吗?绝对不是,人的贪心和欲望都是一步一步膨胀的。有了第一次,就容易有第二次;所谓的“下不为例”,往往成为“下次继续”。不注意小节,就会像我们农村老人教育小孩说的那样,“小时偷针,长大偷金”。有的以为,小节问题我能控制好,只要不出格,不会有大问题。喝酒的问题小不小?小,但也会出大问题。前不久有一个县地税局的七名干部在机关食堂接待上级局的两个科长,一人酒后呕吐窒息死亡,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明明有规定,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7人陪2人,明显违规。我们也有一些干部喜欢拼酒闹酒,认为不把人喝醉体现不出热情,这个风气得改一改了,就是朋友之间,非工作时间,也要注意。
第三,要淡泊名利,不要有攀比心理。多大的官才叫官,多少钱才算钱?想当官就别想发财。不少落马官员感慨:踏上不归路的起点就是“羡慕有钱人的生活”。如果你一味地与有钱人攀比,自以为素质、智商、地位比那些老板高,而人家富了,自己还辛苦着、“清贫”着,心理不平衡,看到别人活得风光自在、有滋有味,而自己什么都沾不到,想趁自己有职权时捞一把,获得本不应属于自己的东西,那么一定会失去已经拥有的,包括珍贵的自由、名誉和政治生命。巴东过去有个领导,由于违法曾经身陷囹圄,现在有人看到他在外地大街上擦皮鞋。邓明甲走到副县级岗位,他容易吗?最后落个这样的结果,他值得吗?今天在座的很多人应该和他一样,从小读书到大,父母辛苦挣钱供应读书,好不容易从农村走出来,在个人的努力和组织的培养下成为一名领导干部,父母亲人可以说都引以为傲。现在出了事,让父母以泪洗面,让家人羞愧难当,自己该作何感想?巴东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还有贫困人口22.8万,其中特困对象1.5万,残疾人4.1万,低保对象4.7万。大家到村里去看一看,还有多少贫困群众过着艰难的日子?要比就应该跟这些人比!今年,省委省政府调整我们基层干部的津贴,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还在考虑大家的待遇问题。仔细想想,我们身为领导干部,有几个家庭十分困难,日子过不下去的?何必伸手要不该要的东西,开口讨不该得的利益。现在管得这么严,上上下下都有眼睛盯着,即便贪得许多钱财,也不敢用,一乱花就“露馅”。当个守财奴,胆战心惊地度日,这样的日子又有什么意思?挣钱不是错,错的是你通过不正当手段挣钱。我们每个人都有三朋四友,不排除你的朋友有的在做生意,但关键看你是否搀和其中,是否利用你的职务影响谋取不该得的利益。我来巴东三年,也偶尔有上面领导、外面朋友打招呼要办这样那样的事情,对此,我都是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必须合法合规,否则无论是谁都请你体谅;二是无论是谁来办事,我个人不收他一分钱。现在,有的干部心思没用在工作上,成天想着如何经营关系,经营人脉,几个人绞成索抱成团,打牌也是那么几个固定的人,搞利益共同体,搞攻守同盟,还以为很严密,其实社会上都知道。我希望大家千万不要经营小圈子。周永康的圈子大不大?结果怎么样?大家都清楚。当然,淡泊名利是让大家看轻名利,而不是说不求上进。我们要树立以发展论英雄的用人导向,鼓励工作上争先创优。我作为县委书记,我有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