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环球人物年度盛典上的演讲:我和我的母亲
(2019年12月24日)
回望我的2019年,一件难忘的事情是参加年初北京卫视的《我是演说家》。获得全国总冠军远在意料之外,荣誉对我个人来说意义很有限,对我意义最大的是决赛中演讲的那一刻。我的演讲题目是《我的母亲》,讲了母亲一生的干净和悲悯对我的影响。
这是一次完全无法复制的演讲。因为讲到中间,我已经忘记了是在演讲,讲到最后,我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我泪流满面,手和脚都在发麻颤抖,向观众鞠躬的时候,我需要把双手按在自己的膝盖上才能维持身体的平衡。上一次出现同样的感觉,还是在13年前母亲离开人世的那天,我和家人还有村里赶来的众多男女老少为妈妈守夜,第二天凌晨送妈妈上山前,我跪在妈妈的灵前为妈妈念悼词的时候,当时就是手脚发麻,全身颤抖,需要他人扶着才能抱着妈妈的遗像起身。
妈妈走后多年,思念的痛苦从未随时间的流逝而减轻。妈妈的生日,妈妈的忌日,我的生日,每一个与妈妈有关的日子都是纪念妈妈的日子。曾经每一次的提拔,每一次的巨大荣誉,都会让我难过,因为我的妈妈已经不知道了,我再也不能和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分享喜悦了,得到的喜悦越大,这种难以言述的痛苦越深。爱人曾经劝我,说你这样其实是不孝,因为你这样为妈妈难过,苦的是你,心疼的是妈妈。你这样妈妈怎么走得安心啊!
这一次演讲对我的意义,就是多年难以释怀的痛苦,在那一刻有些释放了。我的痛苦在于妈妈含辛茹苦把我养大,等我刚刚有能力的时候,还没有来得及报答,就永远失去了报答的机会。但也是那一刻,我终于悟出了我和妈妈的连接并没有中断。
妈妈不仅生养了我,还遗传给了我柔软的心灵,教了我干净做人的道理。妈妈在自己困难的时候仍坚持帮助村子里那些比她更弱的人,她的言行深刻地影响着她的儿子,让她的儿子有朝一日成为一个左右一方的官员时,可以怀着和她一样的悲悯态度来对待弱者,可以耻于在穷困的土地上锦衣玉食从而坚守干净从政的底线。我在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任县委书记的五年多时间里,如果说我还有一点政绩的话,我自己最满意的是为全县的十几万穷亲戚们做了一些事情,帮这些最弱的人找回了活着的尊严。这也算是对母亲的一种告慰吧。我曾亲手为长江巴东网“干部结穷亲”栏目写了开篇语。
“我们这些穷乡亲,在等待着我们!他们期待的目光,早已穿越万水千山、风霜雨雪,我们奔向他们的脚步,大地会聆听!人间最冷的不是冰寒,而是麻木!你不是太阳,但你可以发出比太阳更温暖的光!”这段话曾被当年人民日报五四青年节第一版的社论引用过,我至今记得当初深夜灯光里写下这些文字时眼中的泪水,心中的波澜。母亲对待弱者的悲悯也引导儿子最终走上了公益之路。就像电影《寻梦环游记》告诉我们的,真正的死亡不是停止呼吸,而是被遗忘。我记住母亲就是要像母亲一样活着,让她的爱仍在世间延续。
那一刻的感悟,让我终于对自己达成了一种允许,就是和天堂里的妈妈心灵互通,终于觉得可以放手,允许妈妈离开。我不要再一味地用痛苦的思念的泪水来纪念妈妈,我可以找到新的寄托。
今天的主题是初心,当我们卸下所有外在的身份,回到内心最初、最柔软、最根本的地方,我们都曾经是、也永远是母亲的孩子。对天下的母亲来说,爱孩子是本能、是天赋,可拥有保护孩子的能力,则是一种幸运,是每个母亲都渴望拥有的。如果你问我做公益的初心是什么?我的脑海中马上浮现出的,是那些绝望中的母亲的脸。
我的公益项目联爱工程关注的是儿童癌症,这些年我去过很多的病房,看到过很多蜷缩在病床上的孩子,和守在孩子身边的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