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目标 奋力冲刺 努力完成全年任务
在省委常委会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2013年10月21日)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按照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转中求好,着力稳增长、促转型、优环境、惠民生、保稳定,经济运行基本面良好,主要经济指标处在合理区间和预期目标内。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是全省经济稳开稳走、总体平稳。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GDP均增长8.3%,三大产业平稳增长,三大需求实现两位数增长。
二是转型升级“组合拳”招招有力、成效明显。针对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省委、省政府以治水为突破口,打出了一系列转型升级“组合拳”,各地各部门抓具体、抓落实,各项重点工作进展良好,浦阳江流域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是经济运行质量提升、企业效益向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创新驱动作用增强;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加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税收收入占比超过九成。
四是民生保障得到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就业和社保形势较好,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社保参保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房建设加快推进,新开工和竣工城镇保障性住房均已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平安浙江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各类矛盾纠纷的化解率保持在98%以上。
上述成绩是在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取得的,实属不易。这主要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省各级各部门的齐心协力,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再接再厉,以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进一步把经济平稳发展的势头巩固好、发展好。
在充分肯定前三季度经济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喜中也有忧,外部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我省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面临许多挑战。比如,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时期已经过去,GDP不可能再维持两位数这样的高增长。怎样看待年初定下的8%增长目标?少一点、过一点,差距在0.5个百分点之内都是合理值。关键在于把合理值当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搞清楚。高了高在哪,低了低在哪,搞清楚以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再如,城乡居民增收问题,我们自加压力,把增收目标定在8%以上,今年完成的难度比GDP要更大一些。居民增收难,有客观因素,年初禽流感,夏天大旱大热,紧跟着台风灾害、大雨大涝,意想不到的事情很多。从做工作的角度讲,我们不能强调客观,还是要从主观上多努力,看一看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哪些是有潜力可挖的,要做到心里有数。又如,浙江经济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是紧密连在一起的,前三季度我省出口实现两位数增长,比全国及一些出口大省都要高,到四季度还能不能保持?工业企业投资意愿下降,9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是否趋势性尚待观察。潜在金融风险防范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对这些问题,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多花点时间,深入调查研究,到企业去,到农民家里去,到该去的地方去,研究清楚,妥善应对,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当前,特别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有关精神,全面落实近段时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接连对浙江工作所作的重要指示和重要批示精神,重点攻坚、狠抓落实,夙夜在公、加倍努力,统筹做好稳增长、促转型、抓改革、惠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一”画上圆满句号,为干好“三”和“五”打下良好基础。
统筹抓好冲刺收官和谋篇布局。一要全力冲刺,力争今年取得好成绩。大家要回头对目标、埋头冲目标,再加油、再加力、再加速,一鼓作气,夺取全年胜利。各地各部门要全面对表,倒排工作,咬定目标不放松。能够完成的指标,要尽量多完成一点,完成质量更高一些;完成难度大的指标,要积极努力去完成,尽量能够与预期目标更接近一些,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要加强督促检查,平均数以下的市、县(市、区),要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掉队太远的,要尽早敲一敲“边鼓”。二要搞好总结,提升工作。对重点工作中的亮点、难点、薄弱点要心中有数。通过总结,实现巩固、充实和提高。巩固就是要维护当前好的工作氛围、好的发展势头,扩大工作成果。充实就是要夯实工作基础,加强薄弱环节。提高就是要挖掘潜力,提升工作成效。三要深入调研,超前主动谋划明年工作。最近,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工作思路调研的通知,要抓紧组织实施,加强与国家部委的联系沟通,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把上情、下情对接起来,有针对性地提出明年工作的思路、目标、举措以及要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统筹抓好稳增长和促转型。稳增长总的要进一步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