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政治站位
二、坚持问题导向
三、聚焦重点任务
(一)优化资源配置
(二)加强队伍建设
(三)深化教学改革
(四)完善保障机制
四、强化组织保障
XX县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自治区督导评估反馈问题整改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自治区督导评估反馈问题整改专题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对照自治区督导评估组反馈问题,研究部署整改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举措、扎实的作风,全面抓好问题整改,推动县域义务教育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刚才,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及相关文件,通报了督导评估反馈问题,审议了整改方案送审稿,对整改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行动,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我们县委县政府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此次自治区督导评估,既是对我县义务教育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也是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的重要契机。对待反馈问题,我们必须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整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抓好整改是落实教育强国战略的实际行动。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政策,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这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当前,我县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配置、教育质量等方面仍有差距。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整改不力,就是对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不到位,就是对人民期待的不负责任。我们必须以整改为契机,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
第二,抓好整改是提升县域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督导评估组反馈的问题,客观准确、切中要害,既指出了硬件建设的短板,也点明了软件管理的弱项;既反映了资源配置的不足,也揭示了内涵发展的差距。这些问题不解决,我县教育质量就难以实现质的飞跃。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把整改过程作为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的过程,用扎实的整改成效推动全县义务教育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
第三,抓好整改是回应群众关切的具体体现。教育是民生之首,牵动着千家万户。当前,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我们必须通过整改落实,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评估反馈的主要问题
督导评估组反馈的问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照单全收。从通报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办学条件仍有短板。部分学校校舍建筑面积不足,功能室配备不齐全,信息化设备老化,生均图书、教学仪器等资源配置不达标。特别是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在硬件设施上与城镇学校存在明显差距,影响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是师资配置不够均衡。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突出,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不足,部分学校教师年龄老化、学历层次不高。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机制不够完善,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师资水平差异较大,优秀教师向农村学校流动动力不足。
三是教育质量存在差距。部分学校课程开设不全,教学常规管理不精细,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缓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滞后。校际间教育质量监测数据显示,部分农村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学校,教育内涵发展任重道远。
四是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有待完善,部分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拨付不及时。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不彻底。部门协同联动机制不畅,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深挖根源。从根本上讲,还是思想认识有偏差、工作责任不落实、推进力度不够大。有的乡镇和部门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经济建设轻教育发展”的倾向;有的学校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对反馈问题重视不够、整改不力;有的部门协作配合不够,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警觉,采取有力措施,坚决予以纠正。
三、聚焦重点任务,扎实推进整改落实工作
抓好问题整改,关键在于行动,核心在于落实。我们要严格按照整改方案要求,坚持“一校一案、一镇一策”,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整改工作落地见效。
(一)优化资源配置,夯实均衡发展基础。要抢抓政策机遇,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一方面,加快补足硬件短板。对校舍不足、功能室缺配的学校,要纳入重点项目库,优先安排资金,确保明年秋季开学前全部达标。对信息化设备老化、教学仪器不足的问题,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今年年底前完成全县所有学校多媒体教室升级改造,明年6月底前配齐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另一方面,推进资源共建共享。深化学区制改革,推动集团化办学,建立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通过“名校+薄弱校”“城镇校+农村校”等模式,实现优质课程、教学资源、教研成果共建共享。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完善“三个课堂”应用机制,让农村孩子同步享受城镇优质教育资源。
(二)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均衡发展关键。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是优化师资配置。严格执行教师编制标准,通过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