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肯定成绩与正视挑战并存的当前局面
二、深化全链条智慧监管筑牢食品药品安全防线
三、锚定质量强市战略目标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压实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在XX市食品药品安全暨质量强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全市食品药品安全暨质量强市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和质量发展的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全面部署。食品药品安全是民生之本,质量发展是强市之基,这两项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全局。全市上下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今天的会议精神上来,以实干为要,以创新为魂,全力推动我市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和质量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一、肯定成绩与正视挑战并存的当前局面
过去的一段时间,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质量强市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些基础性工作得到了扎实推进。例如,在食品安全领域,我们持续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根据历史数据显示,我市在2022年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监测合格率就已达到98%以上,为保障源头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质量建设领域,我们也曾提前超额完成了自治区级的“质量强桂”战略绩效考评指标,这表明我市的质量工作体系和执行力得到了上级的肯定。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工作依然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形势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对食品药品“更安全、更健康、更优质”的迫切需求。经济结构的深刻转型,则要求质量建设必须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具体来看,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风险与新型风险交织叠加。一方面,农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等“老问题”尚未根绝,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另一方面,随着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快速迭代,网络订餐、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网络售药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其带来的风险具有更强的隐蔽性、更快的传播速度和更广的影响范围,对我们的监管智慧和响应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监管体系与治理需求尚存差距。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监管闭环仍有薄弱环节。部门间的协同联动、信息共享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尤其是在应对跨领域、跨区域的复杂风险时,协同治理的效能还需提升。智慧监管手段的应用深度和广度不足,数据壁垒依然存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风险预警和精准打击的能力有待加强。
第三,质量基础与产业升级的适配性亟待增强。我市部分产业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产品质量、品牌价值和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高水平的质量基础设施,包括先进的计量、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体系,是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新基建”,而我市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和建设步伐还需要加快。根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的部门预算绩效目标,虽然规划了标准制修订、监督检查等数量指标,但如何将这些基础工作更紧密地与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二、深化全链条智慧监管筑牢食品药品安全防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来确保食品药品安全。这是我们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将“四个最严”的要求贯穿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全过程和各环节。
首先,要构建无缝衔接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安全防线不能有任何缺口。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在源头端,要持续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加大对农兽药残留的抽检监测力度。要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的高水平为标杆,力争我市的合格率持续稳定在高位。要压实种植养殖主体的第一责任,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从田间地头守护好百姓的“米袋子”和“菜篮子”。在生产加工端,要全面推行良好生产规范,督促企业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每一件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在流通消费端,要深化农贸市场“十个一”标准化建设,巩固和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成果,确保校园及周边的食品安全监管覆盖率保持100%,守护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其次,要大力推进重点领域的智慧监管创新。传统的“人海战术”已难以应对当前复杂的监管环境,必须向科技要生产力,向数据要决策力。要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食品药品智慧监管平台,整合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卫生健康、海关等部门的数据资源,打通信息孤岛。针对外卖食品这一高风险领域,要探索利用“互联网+明厨亮灶”技术,让后厨在阳光下操作,并运用大数据分析平台订单、用户评价等信息,实现对高风险商家的精准识别和靶向监管。针对网络直播带货等新兴业态,要建立“以网管网”的新机制,明确主播、平台、生产商的责任边界,运用技术手段对直播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和取证,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和销售不合格产品的行为。
最后,要坚决防范化解药品安全领域的新型风险。网络售药的便利性背后,隐藏着处方审核不严、药品真伪难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