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三位一体”
二、坚持“三新联动”
三、坚持“三点发力”
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五、2026年工作打算
2025年度XX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总结报告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今年以来,XX公司党委始终把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作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升治企兴企能力、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线,聚焦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纵深落实,突出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要求,在频次规范、方法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用力,全年组织集中学习15次、专题研讨4次、专家辅导6场,开展现场教学8次,班子成员撰写调研报告12篇、理论文章8篇,为企业深化改革创新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坚持“三位一体”,构建理论学习长效化机制
公司党委深刻把握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总要求,将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置于战略高度系统谋划,通过理念引领、制度保障、责任推动三个维度协同发力,推动学习由“软任务”向“硬约束”转变。
一是用理念引领学习,筑牢思想根基。立足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新形势,公司党委提出“抓学习就是抓方向、强本领,抓学习就是抓机遇、促发展”的核心理念,确立“集体学习铸魂、个人自学修身、实践锻炼赋能”三位一体的学习观。特别是在2025年这一“十四五”规划收官攻坚之年,反复强调政治理论学习不仅是重大政治任务,更是领导干部廓清思路、把握大势、破解难题的“公开讲话”。通过持续灌输“学理论是政治要求、是职责所在、是能力所系”的价值导向,班子成员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呈现出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应付学”到“深入学”的积极转变。
二是用制度保障学习,规范运行机制。年初即制定印发《2025年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配套出台月度学习配档表,实现全年有计划、季度有主题、月度有安排。严格执行学习考勤、学习记录、学习档案、学习通报四项基础制度,建立“学前预习、学中研讨、学后落实”闭环管理流程。在学习频次上,明确中心组集中学习每月不少于1次、全年不少于12次,专题研讨每季度不少于1次,专家辅导全年不少于4次。将学习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和领导班子年度述职评议,权重占比提升至15%,与绩效薪酬、评先评优、干部任用直接挂钩,真正做到用制度管学习、以考核促学习。
三是用责任推动学习,形成联动格局。构建党委书记负总责、宣传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横到边”组织体系。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全年主持学习会15次,带头领学12次,点评发言8次。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结合分管领域至少作2次重点发言。纵向上,建立“中心组领学—党支部研学—党小组促学—党员自学”四级联动机制,通过企业内刊、微信公众号刊发学习动态32期、推送学习资料156篇,实现学习压力层层传导、学习效果级级放大。
二、坚持“三新联动”,提高理论学习规范化水平
主动适应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新要求,在内容、方法、载体三个层面创新突破,推动理论学习更富时代感、更具吸引力、更有实效性。
一是跟进形势,学习内容广中求新。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重点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二十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等内容。紧跟党中央最新部署,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省部级专题研讨班等重要讲话精神,全年开展“第一议题”学习23次。紧扣国企改革发展实际,增设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碳达峰碳中和等前沿专题,邀请XX数字经济研究院专家作《AI赋能传统产业转型》专题辅导。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组织赴XX革命纪念馆、XX改革开放展览馆等地开展沉浸式教学,现场受教育达120人次。
二是优化路径,学习方法多中出新。在主题教育经验基础上,创新“领学+研讨+点评”三位一体学习模式,每次集中学习安排1名班子成员领学、2名中层干部重点发言、1名专家现场点评,全年组织集中研讨18场,形成高质量发言材料45篇,汇编印发《2025年中心组学习研讨集》约12万字。大力推行“问题式学习”,围绕企业改革发展中的12个重点难点问题,设立“扭亏脱困”“科技创新”“风险防控”等专题学习模块,做到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灵活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利用学习强国、国资e学等平台开展云学习、云研讨,线上参与率达98%,学习时长人均超过120学时。建立健全学习笔记调阅机制,每季度调阅班子成员学习笔记1次,全年调阅4次,调阅比例100%。
三是搭建平台,学习载体即时纳新。在传统学习阵地基础上,全力打造“智慧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