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清形势
二、把握关键
三、锤炼本领
在XX区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位年轻干部、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一次别开生面的年轻干部座谈会,看到大家一张张朝气蓬勃的脸庞,听到刚才15位同志结合自身岗位实际,谈感悟、讲困惑、提建议,发言有深度、有情感、有思考,我深切地感受到大家身上那股敢想敢干、善作善成的精气神。这种热烈的氛围、坦诚的交流,充分展现了我们XX区年轻干部队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你们是XX区干部队伍中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中坚力量,是XX区各项事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组织的关怀、时代的舞台、人民的期盼,都聚焦在你们身上。
今天会议的主题,既是交流思想,也是加油鼓劲。借此机会,我想围绕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与大家交流几点想法,希望能为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点亮一盏灯、校准一道航。
一、认清形势,在XX高质量发展的宏大叙事中找准定位
青年是时代的晴雨表,青年的发展必须与时代同步伐、与区域共命运。要走好未来的路,首先必须看清脚下的路和远方的路。当前,我们XX区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方位?
从宏观数据看,我们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近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团结一心、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来之不备的成绩。我们的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迈上新台阶,2021年达到192.17亿元,2022年突破200亿大关,达到203.70亿元,到了2023年,更是稳步增长至212.13亿元。这串数字背后,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保持发展定力的生动体现。同时,我们的产业结构正在经历深刻调整。从2021年的“二三一”结构,到2023年第二产业比重提升至51.9%,这标志着我们的工业基础更加扎实,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我们的城镇化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2023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90%,这说明XX区作为中心城区的辐射力、承载力和吸引力持续增强。
然而,在成绩面前,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肩上的担子和面临的挑战。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区域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我们XX区也同样面临着经济下行压力。我们的产业发展质量还有待提升,龙头企业和标杆项目还不够多;现代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和品牌效应尚未完全形成;传统工业企业“退城入园”的任务依然艰巨。同时,社会民生、生态环保、安全稳定等领域还有不少硬仗要打。这些挑战,既是压力,更是你们成长成才的机遇和舞台。XX区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而你们,正是这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一代。希望大家都能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在XX区发展的大棋局中找准自己的坐标,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将青春奋斗汇入强区事业。
二、把握关键,在复杂多变的时代浪潮中校准航向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年轻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成长之路并非一片坦途,你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困惑和选择。如何在这种复杂环境中保持清醒、行稳致远?我认为,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几对辩证关系。
第一,要处理好“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在价值追求上做到“登高望远”。不可否认,人有物质需求,追求更好的生活是人之常情。但是作为一名党的干部,我们的追求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如果把升官发财、追名逐利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思想格局就会变得狭隘,行动路径就容易出现偏差。精神上的富足,远比物质上的堆砌更持久、更有力量。什么是精神的富足?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远大抱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大家要时常叩问自己的内心: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干什么?身后留什么?要多读一些经典,多学一点历史,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从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中感悟崇高的品格。要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侵蚀,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为民服务、为区分忧上,在创造性的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获得最大幸福。
第二,要处理好“及格”与“优秀”的关系,在工作标准上做到“精益求精”。工作中有一种心态值得警惕,那就是“及格万岁、60分就行”,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种“躺平”心态的变种,是干事创业的大敌。在当前“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区域竞争格局中,我们不进则退,慢进亦是退。如果我们每个部门、每个干部都只满足于“及格”,那么我们XX区的整体工作就可能落于人后。大家要牢固树立“出手即出彩、完成即完美”的精品意识。要像“工匠”一样对待自己的工作,一颗螺丝钉也要拧到最紧,一份文件也要校到无误,一件小事也要办到群众心坎里。要敢于向最高标准看齐,主动对标先进地区、先进单位的经验做法,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深耕细作,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活字典”、业务领域的“政策通”、解决问题的“多面手”。追求优秀,过程或许艰苦,但结果必定甘甜。当你们用“优秀”的标准完成每一项任务,个人的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跃升,事业的舞台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广阔。
第三,要处理好“躺平”与“奋进”的关系,在精神状态上做到“一往无前”。“躺平”这个词,近年来在青年群体中颇为流行。我们理解大家面临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但决不认同“躺平”是解决问题的选项。对于肩负着党和人民重托的年轻干部而言,选择“躺平”就意味着放弃责任、辜负期望。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在斗争中求生存、在奋斗中谋发展的历史。大家要自觉摒弃“佛系”心态,涵养“斗争”精神。要敢于接“烫手的山芋”,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豁得出、顶得上、扛得住。要把基层一线、项目现场、维稳前沿当作最好的“练兵场”,在处理复杂矛盾、应对突发事件中增长才干、磨砺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