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一思想
二、直面问题
三、聚焦关键
在XX市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对即将全面展开的专项督察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XX同志传达了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市环委办也通报了前期的准备情况,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充分认识专项督察的极端重要性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更是维系区域生态平衡、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廊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开展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是这一重大战略落地见效的关键一环,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首先,这既是一次深刻的政治体检,也是对我们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集中检验。大运河保护工作,看似是生态问题、文化问题,但归根结底是政治问题,考验的是我们是否真正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否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此次专项督察,层级之高、要求之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绝不是一次常规性的工作检查,而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政治大仗、一场不容有失的生态硬仗。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领会此次专项督察的战略意图和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上来,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措施,全力支持配合好督察工作。
其次,这既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是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长期以来,大运河XX段作为我市重要的生态轴、文化轴和发展轴,承载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也哺育了沿岸的繁荣发展。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运河的生态承载力正面临严峻考验。此次专项督察,就像一位高水平的“环保医生”对大运河进行的一次全面“会诊”,将帮助我们精准发现长期被忽视的沉疴顽疾,系统梳理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弱项。我们必须把这次督察看作是借势借力、补齐短板、优化发展的重大契机。通过督察,倒逼我们转变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沿岸地区实现更高水平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真正让大运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最后,这既是一项紧迫的当前任务,也是一项事关长远的民心工程。大运河的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沿岸数百万群众的饮水安全、生活品质和健康福祉。人民群众对清澈的河水、优美的环境有着最朴素、最强烈的期盼。近年来,我们虽然在运河治理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小差距。此次专项督察,正是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的有力抓手。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好督察发现的问题,作为践行初心使命、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行动,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取信于民,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直面问题,勇于担当,深刻剖析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肯定成绩不是我们今天会议的主要目的。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清醒地、客观地审视当前我市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从前期自查自纠和上级通报的情况看,形势不容乐观,一些问题甚至相当严峻。
第一,系统性治理存在短板,水体污染问题依然突出。水质是运河生态的生命线。尽管近年来我们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运河干流XX段水质总体保持稳定,但部分支流、汇水区域的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是工业污染风险犹存。沿岸个别工业园区,特别是XX工业聚集区的污水管网历史欠账较多,雨污分流改造不彻底,在极端天气下仍存在污水溢流风险。位于XX区域的XX化工历史遗留的磷石膏堆场渗漏风险尚未彻底消除,对下游水体构成长期潜在威胁。根据最新监测数据,今年1至10月,运河XX断面部分时段水质出现波动,总磷、氨氮等指标未能稳定达到III类水标准,这充分说明我们的点源污染控制还存在漏洞。二是城乡生活污染源头控制不力。部分城乡结合部、沿河村镇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覆盖率不足,生活污水直排、散排现象屡禁不止。XX县南部的几个乡镇,其生活污水处理厂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处理效能大打折扣,大量生活污水未经有效处理便汇入运河支流。三是农业面源污染日益凸显。沿岸特别是XX流域的农业生产方式较为粗放,化肥、农药施用量偏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不足。XX养殖场、XX农场等规模化养殖单位的粪污处理设施虽然已经配套,但在日常监管中发现,其运行记录不规范、台账不健全,存在偷排漏排的隐患,对运河水生态构成持续压力。
第二,保护与发展矛盾凸显,岸线生态空间受到侵蚀。大运河的生态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滨水生态空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上。然而,在现实中,发展冲动常常压倒保护要求。一是违规侵占现象时有发生。在土地集约利用的压力下,一些项目选址打“擦边球”,蚕食运河岸线资源。例如,个别区段沿岸违规建设的XX码头、XX文旅项目,虽然手续上几经辗转,但实质上侵占了宝贵的滨河生态空间,破坏了生态廊道的连续性。二是岸线生态功能退化。部分河段岸线硬质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