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认识促进个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二、破解制约个体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1.关于融资难问题
2.关于经营难问题
3.关于转型难问题
三、为个体经济发展壮大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优化准入环境
2.优化竞争环境
3.优化社会环境
在全省个体经济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7年4月5日,根据录音整理)
去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民建、工商联委员时,提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重申“两个毫不动摇”,强调“三个没有变”,既为非公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氛围和环境,更为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去年年底,李克强总理会见了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代表,与大家合影留念并作重要讲话。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高度重视非公经济的发展,先后召开了民营经济、外资企业座谈会,今天又召开个体经济发展座谈会,了解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意见建议,以更有针对性地完善政策措施,推动全省个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促进个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发展个体经济,是我们党从改革开放之初就坚决贯彻的重要方针。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个体经济恢复发展并不断成长壮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一,个体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个体经济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个体经济。另一方面,个体经济也推动了改革开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持续发展功不可没。一是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进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个体经济得以重生、迅速发展,是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78年是恢复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起点,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有了更大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二是推动完善了基本经济制度。个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促进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党的十五大正式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三是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去年,全国每天新增的市场主体达4.5万户,其中净增个体工商户2.9万多户,陕西新登记量日均超过740户,总数达到149.6万户,占比达到70.8%,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源头动力。
第二,个体经济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个体工商户在繁荣市场、促进就业、创造财富、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是满足了多样化需求。计划经济时期,社会消费品严重匮乏,短缺经济普遍存在,涉及百姓生活的商品服务供应短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个体经济数量众多、就业方式灵活的优势充分发挥,在解决群众就业、实现勤劳致富方面聚少成多、积土成山。特别是带动农副产品市场、小商品市场、专业市场大量涌现,搞活了商品流通,繁荣了商业经济,商品服务实现从短缺到充足的根本性转变。二是稳定了社会就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应对了80年代知青返乡、90年代职工下岗和新时期大学生、农民工大幅增加以及化解产能职工分流等就业挑战,其中个体经济起到了“主渠道”和“稳定器”作用。特别是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但社会就业不降反增,个体经济功不可没。三是增加了群众收入。到3月份,我省有个体工商户155.5万户,从业人员348万人。这意味着,个体经济不仅为我省340多万从业人员提供了工资性收入,也至少带动700万家庭人口人提高了生活水平,更为150万个产权人或个体劳动者增加了财产性收入,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过上了富裕生活。
第三,个体经济是推进陕西追赶超越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个体工商户注册更加便利,经商营商的环境不断好转,我省个体私营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十二五”期间,全省新登记个体工商户90.57万户,净增69.35万户。同时也要看到,与全国相比,我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总体数量还不够多,经营规模还不够大,产业层次还不够高,大多还处于自给自足的个人或家庭经营阶段。个体经济是“追赶超越”的最大潜力,蕴含着不可估量的发展动能,今年一季度,我省个体工商户井喷式增长,新设立7.5万户,同比增长63.6%。在我省“追赶超越”进程中,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家都要做贡献,一个都不能少。
陕西有浓厚的重商传统,长期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个体经济的发展,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引导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近年来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先后出台《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改革工商登记制度促进市场主体发展的意见》等,率先在全国实施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拓宽个体经济发展空间。同时着力降低准入门槛,加强“先照后证”改革后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就是要在“追赶超越”的过程中,把个体经济发展推上快车道。全省各级政府要不断创新服务机制,用更大力度的改革、更有效的监管、更完善的服务,努力打造规范有序、公平透明的个体经济发展环境。
二、破解制约个体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个体工商户经营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弱,经营发展中的矛盾困难增多,各有关方面必须全力以赴帮助个体工商户解决好这些现实问题。
1.关于融资难问题。这是困扰个体经济发展的普遍性难题。我省自去年开始推动普惠金融政策,今年初正式印发了陕西省《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实施方案,强调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覆盖。之所以融资难题没有根本解决,一是政策覆盖的原因。目前,扶持政策多指向企业类市场主体,对个体工商户关注不够。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类扶持政策,鼓励市、县政府设立个体经济发展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用好贷款贴息、政策性融资担保政策,确保个体工商户同等享受、公平享受政策。二是银行慎贷的原因。个体工商户在银行贷款申请门槛高,审批时间长,难度较大。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支持,创新金融产品,推广“税银通”、创业贷等做法,加强对相关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引导个体工商户通过动产抵押、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三是个体工商户自身的原因。个体工商户大多存在内部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经营规模小,发展稳定性较差,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要加大扶持的力度同时,广大个体工商户要加强管理,提高信用,不断增强融资贷款能力。
2.关于经营难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降低要素成本。一是要继续减费降税。供给侧改革对减费降税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去年我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全年降低企业税负5700多亿元。我省要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各项政策措施,严格涉企收费目录清单管理,清理取消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违规收费,取消减免一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2018年前实现省级涉企行政性事业收费“零收费”。二是要强化要素支撑。通过“放管服”改革,下放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