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统揽脱贫工作全局
二、求真务实
三、强力推进
四、齐抓共管
五、坚持问题导向
突出问题导向 坚持精准施策 坚决完成年度脱贫目标任务
在榆树市督导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6年10月25日,根据录音整理)
按照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总体部署,今天专程到榆树市督导脱贫攻坚工作。上午,我们实地看了永生村、刘家村,走访了贫困户,可以看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刚才,听了冯善国同志对榆树市扶贫工作情况的汇报,又听了几个典型发言,感到榆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部署,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坚持从思想观念抓起,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从领导干部带头抓起,把精准脱贫落到实处;从体制机制抓起,建立一套能够脱贫而且确保长期巩固的好办法,从根本上不断强化“造血”功能。在此过程中,市直各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各基层党组织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包括一些先富起来的典型,能够把推动共同致富、与贫困群众共同过上好日子作为工作目标,这充分反映出广大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高度的自觉性,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可以说,榆树市的工作是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全市整体脱贫工作目前正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有序推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总体看,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在责任落实中,进一步坚定了各级领导干部贯彻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工作自觉。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认真对待、积极推动,制定了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脱贫攻坚方案,坚持以上率下、层层动员、落实责任、推动工作。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率先垂范,为脱贫攻坚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通过这些工作,进一步坚定了各级党员干部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思想自觉性、政治敏感性和工作主动性。二是在脱贫攻坚中,进一步提升了各级干部驾驭全局、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狠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干部只有深入到人民之中去,和人民群众在一起,才能够汲取丰富的营养,才能够真正汲取人民群众的智慧。全市各级干部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积极投入到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中来,立足实际、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推动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丰富了工作实践、提升了工作能力。三是在任务推进中,脱贫攻坚的成效进一步显现出来。从全市来看,脱贫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长春市目前共投资近17亿元,建成或在建扶贫项目近700个,即将在今年年底实现“双70”的脱贫攻坚任务,这些成效通过苦干实干,正逐步转化为脱贫致富的生动实践。四是在深入基层中,全市各级干部的群众立场、群众观点进一步树牢,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全市200多个部门(单位)、300多家企业、170名第一书记、近两万名党员干部参与其中,各级领导入村3000余次,入户1万余户。广大干部深入基层,让群众看到了党和政府的好形象,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在为他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改善而努力。同时也强化了党员干部的群众立场、群众观点,真正做到了以群众视角思考解决问题,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路线要求。通过干部下基层,干群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了。五是在工作实践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探索了脱贫攻坚的好机制、好做法,为我们今后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永生村的深刻变化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就是基层党组织是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一个地方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对地方发展影响很大。我们要通过实施“领头雁”工程,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好,真正发挥团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作用,让人民看到党员干部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的精神风貌。市扶贫办要认真总结典型经验,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介进行深入宣传,让广大人民看到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巨大变化。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不足,主要包括:(1)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有的地方脱贫攻坚效果明显,有些地方工作进展迟缓,工作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效果;(2)抓落实力度不够的问题,个别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加强,有的地方扶贫机构不健全,扶贫工作人员数量较少,难以集中精力开展好工作;(3)项目推进不快的问题,有的地方扶贫项目不少,但进展不快,甚至有些项目还没有开工。有的包保部门对脱贫攻坚工作要求不高、动作不快、推进不够深入;(4)资金不落实的问题,个别地方该投入没投入、该配套没配套,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撑,导致扶贫工作难以有效开展;(5)对非贫困村重视不够的问题,有的地方重视贫困村脱贫工作,对非贫困村却重视不够,导致一些区域的整体脱贫工作进展缓慢。虽然这些问题是个别问题,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对待。这里,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统揽脱贫工作全局,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1)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始终对扶贫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总书记讲,“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总书记国内考察30多次,21次涉及扶贫、11次把扶贫作为考察重点,连续4年新年第一次国内考察都是到贫困地区“看真贫”,并在延安、贵阳两次召开以扶贫为主题的座谈会,对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集中部署。可以说,这项工作是中央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部署的十分重要而且艰巨的任务。(2)结合当前扶贫实际,中央又作出系统部署。近期,中央又对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安排部署,10月16日,中央举行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活动,首次设立全国脱贫攻坚奖、对扶贫开发作出杰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中央、国务院近期又下发了《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以及《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开展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办法》等通知,从10月17日开始,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成20个督查组和2个巡查组,对中西部包括我省的22个省区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督查巡查。(3)从我市态势看,完成“双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