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二、统筹兼顾、聚焦重点
三、系统规划、加强设计
坚持正确改革方向 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任务
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6年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16年6月17日,根据录音整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鲜明提出了“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的要求,深刻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新发展理念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指明了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为我们推动改革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提供了实践指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二十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体制机制创新上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市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的部署要求上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让社会生产力得到充分释放,让老百姓得到更大实惠。
这里,就做好我市下一步改革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济不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社会不公平,发展便失去基本价值。统筹好促进经济发展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改革才能蹄疾步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上鲜明提出了“两个有利于”的改革方向论,这对于我们有的放矢推进改革,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指导作用,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和落实。
一方面,要坚持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的改革方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推动改革工作向纵深迈进,呈现出上下联动、重点凸显、亮点纷呈的良好态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动力、增添了活力。今年上半年,全市经济发展实现“开门红”,总体形势稳中向好。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市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经济增长新动力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制度变革,有效激发全市上下创新创业的热情,加速生成符合长春市情、具有长春特色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尽快完成增速换档和动力转换。关键是要从供给侧入手,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定向精准调控经济增长。要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进一步激发我市国有企业的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引领力。要打好服务业发展攻坚战,进一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为经济增长增添新动力。要加快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改革进程,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另一方面,要坚持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改革方向。“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厚植发展新动能、培育经济新业态,既是一个享受新生与繁荣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破除旧的发展方式、产业形态和社会结构的过程。在这一轮改革中,从网络电商对商贸物流业的重构,到3D打印对传统制造业的冲击,再到去产能、去库存过程中产生的转岗下岗问题,都需要在“增添发展新动力”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寻找结合点。为此,必须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握好“谋划改革要充分了解群众、推进改革要充分依靠群众、检验改革要以群众的获得感为依据”这三个关键环节,坚定不移把改革总体设计中有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改革要求落到实处。要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重点改革任务,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此基础上,要关注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创新方式方法,坚持用多予少取、放活普惠的办法推进改革,认真分析归纳民生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列出清单、拿出措施,每年办成几件群众关注的民生实事,努力让群众充分共享改革成果。
二、统筹兼顾、聚焦重点,坚决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
影响我市经济增长既有总量问题也有结构问题,既有需求问题也有供给问题,但主要矛盾是结构性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我市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降低金融风险,尤其是对汽车、房地产、玉米等行业去库存,都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一定要坚定改革信心、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坚决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
要认真落实巴音朝鲁书记提出的“五个兼顾”要求:
一是去产能要兼顾人员安置。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曾指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会有一些职工下岗,要更加关注就业问题”。所以去产能要兼顾保障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防止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激发新的矛盾。二是去库存要兼顾结构调整。按照中央“现阶段推出的短期调控手段也要注意同改革目标一致起来”的要求,以改革的方式去库存,让住房、粮食回归商品的本质属性,真正把库存卖给那些刚需主体,从引导有效需求上彻底消化库存。三是去杠杆要兼顾加快发展。在削减债务的同时,兼顾地方发展,把握好化解的力度和推进的节奏,以可控的调控化解未来潜在的、可能集中爆发的系统性风险。四是降成本要兼顾制度公平。要围绕税费成本、融资成本、要素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物流成本和人工成本六个关键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五是补短板要兼顾投资效益。围绕服务业、民营经济、科技成果转化等薄弱环节,坚持精准对焦、集中发力。注重短板与长板的“咬合效应”和整体效果,真正把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有利于形成有效需求和高回报率的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