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二、着眼全市大局
三、立足调结构、转方式
四、创新工作体制机制
解放思想 对标先进 努力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在九台区、德惠市、农安县调研时的讲话
(2016年3月10日,根据录音整理)
调研全市县域发展情况,主要目的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认真研究分析县域发展面临的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对标先进,全力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客观地讲,在“十二五”期间,长春市县域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体现出比较鲜明的特点:第一,基础优势发挥得好。长春作为省会城市,是要素快速聚集的地方,各县(市)区在区位、人才、信息以及产业承接能力上,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各地能够立足自身实际,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发展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力地促进了各县(市)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第二,工作思路落实得好。思路决定出路。像九台区提出的“一城提升、两区联动、五大发展”,榆树市提出的“优化第一产业、做大第二产业、做强第三产业”,农安县提出的“四五四”发展总体战略,德惠市提出的“两轮驱动”战略,都是根据各地实际确立的发展思路,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为加快县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第三,优势产业培植得好。各县(市)区在努力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积极培植新兴产业,像九台的中澳城、中誉汽车零配件,双阳的国信南山、中德工业园,榆树的正大,农安工业集中区内的重点项目等等,都很有地方特色,以这些重点项目为依托的新兴产业前景广阔,培植壮大后一定会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第四,队伍面貌打造得好。对于领导干部来讲,能够认识现状是一种清醒,敢于承认现状是一种自信,勇于改变现状是一种自强。各县(市)区班子在贯彻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方面高度一致,保持了加快发展的愿望和热情,保持了争先进位的自觉和追求,整个队伍精神状态比较好。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保持清醒、保持理性,冷静务实地推动县域发展。
关于下一步县域发展问题,总的要求就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吉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主动和国内发达地区的县(市)区对标,向一流水平看齐,努力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进一步开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局面。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时代的战略高度,立足国际国内发展大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加强法治建设、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从严治党等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的重要讲话,深刻指出了老工业基地的症结所在,为我们加快新一轮振兴发展明确了奋斗目标。各县(市)区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十三五”和今后更长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推动县域发展进程中,必须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切实把“五大发展”理念贯彻到推动县域发展的每一个方面之中,不断开拓县域发展的新境界。
二、着眼全市大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是全市工作大局,是互为条件的辨证统一体。其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三者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改革开放30多年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推动发展;只有不断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稳定;只有保持稳定,才能为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我们必须用全面的、系统的观点,从现代化建设大局出发去把握这三者的关系,既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有任何偏废。各县(市)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敢啃改革这块硬骨头,落实稳定这个第一责任,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作为县(市)区委书记要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把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解决好,努力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三、立足调结构、转方式,加快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县域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基础支撑作用。一个地区,县域活,经济就强;县域弱,经济就弱。当前我们和发达地区相比,最明显的差距就在县域经济发展上。突出表现为县域的经济规模还不够大,主导产业还不够突出,总体实力还不够强。各地在工作中,既要善于总结过去好的经验,更要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做法,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尽快补齐县域发展“短板”。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高度重视有效投资。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有效投资的力度。总体上看,长春市的县域经济规模还是偏小,大家要充分认识到,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没有投入,就不可能有产出。各县(市)区主要领导一定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当务之急就是要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城建重点工程以及民生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努力把经济的“底盘”做大。
第二,抓住项目这个重点。项目是点,产业是线,经济是面。每落地一个项目,经济发展就向前走了一步;没有项目支撑,结构调整就是一句空话。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按照“前期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问题项目抓整改”的要求,排出时间节点,落实包保责任,整合各方力量,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真正以项目的突破带动有效投资,促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第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招商引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有效方式,招商引资要找准突破口。从当前看,首先要加大对中央和省里政策的争取力度,努力加强对上沟通,争取把各县(市)区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纳入国家和省里的大盘子。其次要突出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地缘优势,进一步加大向外招商力度,坚持产业链招商、品牌招商、以商招商,力争引进更多大的战略投资者。另外领导干部要带头招商,各县(市)区的正职、副职以及各相关部门和单位,都要明确年度招商引资的目标和任务,并严格落实责任,推动招商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第四,突出地方产业特色。各县(市)区要坚持从地方实际出发,走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促进三次产业同步提升、融合发展。在推动第一产业发展上,长春作为农业大市,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的要求,把“五大发展”理念体现到“三农”工作中,确保率先在全省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围绕打造绿色农产品基地,突出抓好品牌建设;围绕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和现代都市农业;围绕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突出抓好龙头企业。要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