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放思想
二、厘清思路
(一)始终坚持科学发展
(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三)始终坚持区域特色
(四)始终坚持环保优先
(五)始终坚持统筹兼顾
三、科学规划
(一)坚持高位对标
(二)实施全区域规划
(三)注重精细化设计
(四)坚持严格执法
四、强化责任
(一)围绕中心
(二)加强学习
(三)转变作风
(四)廉洁自律
提升科学规划水平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
在市规划局调研时的讲话
(2016年6月8日,根据录音整理)
城市规划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好的城市规划不仅能决定一个城市的特色和风貌,而且能够引领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多年来,市规划系统全体同志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围绕长春城市建设发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使长春这座城市更加充满特色、充满魅力,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同志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强调四个方面问题。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真正把长春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
做好新时期的城市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彰显城市人文内涵。从总体上看,无论是从战略地位、区域位置来把握,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考量,还是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较,长春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对照省委、省政府对长春市的要求,对照城市发展定位,对照现代城市发展规律和标准,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六个不协调”:一是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开发建设不协调,还相对滞后于建设发展需要,有时还存在被建设牵着鼻子走的问题;二是基础设施配套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预见性不够、精美性不足,缺乏应有的文化韵味;三是生活方式的变革与生产方式的进步不协调,生产力的提高速度高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速度,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明素质有时跟不上城市的发展步伐;四是城市管理体制机制与城市现代化发展不协调,硬件建设投入大,软件管理跟不上,城市绿化、亮化、美化水平急需提高;五是地上建设与地下建设不协调,地下空间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集约节约使用不够;六是“物”的空间与“人”的空间不协调,有时体现不出和谐性,人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少,中心城区建筑体现不出“城市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的建设理念和目的。应该说,这“六个不协调”是当前我们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就是要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找准方向、明确定位。
城市定位是城市发展的纲领、旗帜和灵魂,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战略、路径和方向,影响着城市的形象、特色和竞争力。在城市化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我们必须找准自己的城市发展定位。结合长春实际,我们提出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五个升级版”,就是经济量级、城市能级、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生态文明“五个升级版”,最终实现六个目标: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法治优良、功能完善、生态一流、人民幸福,真正把长春建设成为“让本地人幸福,让外地人羡慕”的城市。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龙头,决定着城市建设的品质。城市的定位要靠规划来体现,城市的特色要靠规划来引领。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这样几点:一是要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在把握历史文脉中彰显城市特色。长春是一个年轻美丽的城市,历史虽然不长,但可以说是波澜壮阔,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与长春相关。多年来,长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汽车文化、电影文化、雕塑文化、警示文化等等。我们要在把握这些重大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中,思考和谋划未来城市发展。我们讲记得住乡愁、记得住历史、记得住过去,这些都要靠文化来体现。二是要立足现实发展基础,坚持在继承和完善中不断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科学的发展逻辑是基于继承基础上的不断创新,一座城市的不断进步,是一代又一代人朝着共同目标努力的结果。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围绕把长春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整个城市规模、经济实力和综合承载能力都取得了较大进步,我们必须立足这个基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努力把这座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三是要充分利用城市的资源禀赋,加快建设宜居宜业之城。一个城市,我们讲舒朗大气也好、功能完善也好,最终的目的是宜居宜业。要努力把长春建设成宜居宜业的城市,能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每个人在这里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不仅能把本地人留住,而且能把外地人才吸引过来。规划部门要围绕如何能够宜居宜业,进一步树立大规划理念,真正以宽广的视野、一流的审美、良好的素养,把我们这座城市规划好建设好。
今天的现实,就是明天的历史。正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地传承与创新,书写了历史、铺就了未来。我们既要当好历史的继承者,更要勇做历史的创造者。作为城市的领导者、管理者、建设者,必须牢固树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对党和人民负责的责任感,努力提升文化素养,充分发挥民主决策,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做好城市规划,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建设与管理,真正用我们的努力传承城市的历史,改善生活的品质,带来发展的先机。
二、厘清思路,明确方向,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建设城市既要好看更要好用,对外有形象,让社会认可赞同;对内有品质,让市民宜居宜业。因此,城市规划必须始终做到“五个坚持”。
(一)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一个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产业支撑是基础和根本。因此,城市规划必须坚持“产城融合”,既注重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更注重优化产业布局,以产业化促进城市化,以城市化推进产业化,实现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结合长春发展实际,要在“四个注重”上下功夫。一是注重工业产业发展,以工业产业带动城市发展。立足长春老工业基地的工业优势,坚定不移地把工业化作为加速长春城市化进程的主导力量,特别是依托汽车、农产品加工、轨道客车等支柱优势产业,通过工业产业聚集做强城市“板块”经济。二是注重现代服务业发展,以服务产业壮大城市经济。立足省会城市区位和优势,着眼于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不遗余力地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提升长春现代化水平的主导力量,做优做强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商贸流通、健康养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三是注重文化产业发展,以文化产业拓展城市内涵。努力将城市特色文化开发成特色产业,以文化产业发展培育城市文化,以文化产业发展弘扬城市精神,以文化产业发展丰富城市品牌。四是注重旅游产业发展,以旅游产业美化城市形象。充分挖掘长春的自然、人文特色资源,以建设“休闲消夏胜地、冰雪体验之都、文化旅游名城”为目标,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我市新的支柱产业,为长春带来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提升人居环境。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为了生存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而居留于城市”。群众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群众满意度是否真正得到了提高,是评判和检验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重要准则和最终标准。要坚持把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满意度,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构建功能完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公共设施体系,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要通过人本化规划、人性化管理、人文化建设,整体提升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使群众既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又成为美好生活的受益者,真正把长春建设为宜居宜业之城。
(三)始终坚持区域特色,张扬凸显文化品位。城市不论大小,要坚决克服“跟风”“求大”“求洋”思想,必须走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要把长春这座城市的丰厚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市规划建设最重要的资源和财富,深度挖掘我市特有的汽车文化、电影文化、雕塑文化、冰雪文化、警示文化,牢固树立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思想,更加注重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开发,更加重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汇融合,更加注重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的优势打造,更加注重功能分割与特色品位的和谐统一,更加注重城市形象的包装推广,以特色彰显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
(四)始终坚持环保优先,构建打造生态文明。我们提出打造“五个升级版”,其中打造生态文明升级版既是我们的战略任务,也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方向和目标。要通过集约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