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巩固成绩
二、加大力度
三、统筹兼顾
在气化陕西工程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7月21日)
“气化陕西”工程实施两年多以来,取得了很大成绩,得到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这是一项惠民生、得民心的重要工程,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刚才,大家都讲了很好的意见,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希望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梳理,研究提出解决的办法。下面,我就继续做好“气化陕西”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巩固成绩,再接再厉,扎实推进“气化陕西”工程建设
两年多来,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气化陕西”工程按计划加快推进,顺利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的目标。截至去年底,长输管线总长达1899公里,形成了“三纵两横”的主骨架,输气能力达到了40亿方,日最大输气能力达到1140万方。城市配网延伸1.22万公里,用气规模提高到29亿立方米,实现11市(区)83个县(市、区)通气,气化人口840万人。同时,天然气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多气源供给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去年,全省11个市区良好天气天数再次突破300天,城市环境质量大大改善,老百姓又能经常看到蓝天,这些应该都与“气化陕西”工程的扎实推进密不可分。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全省县区气化率仅为30.9%,距离目标还差10个百分点;气化人口也仅达到目标的65%;还有宁陕、镇巴等24个县区未通气,争取的气量指标有时还用不完。而且,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和用户发展后,目前没有通气的县区大多都是通气条件相对差的,没有气化的区域也都是气化难度相对大的。但难度再大,对这项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工程,还是要进一步加快推进。从全球来看,各个国家都在大力推广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我省作为天然气生产大省,由于历史原因,城乡居民的天然气利用率不高,加快推进“气化陕西”工程,是省委、省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各市、省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务必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坚定气化目标不动摇,加快发展一些用气大户,提高用气量,对没有气化的区域、没有通气的县区,要一地一策,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尽快实现气化。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快工程进度,确保整体工程按照时间节点顺利推进。
二、加大力度,强化管理,努力实现气化目标与安全稳定供气“双确保”
随着气化工程的深入实施,确保安全稳定供气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当前,重点要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要加快靖西三线建设。今年全省用气量预计将突破40亿方,日最大峰值将达到1500万方,靖西一、二线的能力在用气高峰期将出现360万方缺口。为此,省委、省政府下决心尽快建成靖西三线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供气能力不足的问题。希望管道沿线各级政府要顾全大局,努力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施工用地,及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省、市各有关部门要加快各项审批手续的办理,省发展改革委要积极争取尽快核准项目,用地指标问题请省国土资源厅牵头予以落实;交通、水利、电力、电信等部门,在处理管线交叉问题时,要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加强协商,科学合理确定迁改方案和补偿标准,决不能因此影响工程进度。省天然气公司作为项目业主,要精心安排、科学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