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思想认识
二、保持高度警醒
三、强化组织保障
在XX区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推进暨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题明确,意义重大。会议既是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工作的再动员、再深化,也是全区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的全面部署。这两项工作,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全区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是我们必须抓紧抓好、不容有失的重大民生工程和政治任务。刚才,相关部门已经就具体方案进行了解读,我都同意。下面,结合当前形势和下一步工作,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坚决打赢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攻坚战
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在XX区保有量巨大,已经深度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然而,与其便利性相伴而生的,是日益严峻的安全挑战。这既是城市治理的“顽症”,也是民生安全的“痛点”。我们必须以清醒的头脑、坚决的态度,将专项整治工作向纵深推进。
第一,必须正视乱象丛生的严峻形势。近几年来,全国范围内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和火灾事故数量持续攀升。尽管目前缺乏覆盖2025年度的精确统计数据,但从各地零星披露的信息和我们日常的观察来看,形势不容乐观。超速行驶、逆向穿行、闯红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违法行为屡见不鲜非法改装、违规停放、入户充电等现象屡禁不止。这些乱象不仅严重扰乱了交通秩序,更像一颗颗流动的“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每一宗事故背后,都是一个或数个家庭的破碎,是社会无法承受之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绝不是简单的交通管理问题,而是事关社会公共安全、事关城市文明形象、事关群众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大课题。
第二,必须聚焦标本兼治的关键环节。整治工作不能满足于一时的路面清净,必须坚持系统思维,从源头到末端、从生产销售到使用管理,实施全链条治理,力求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要狠抓源头管控。市场监管部门要发挥“第一道关口”作用,对辖区内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开展拉网式排查,严厉查处销售不符合新国标、未经3C认证的电动自行车以及非法改装、加装等行为。要倒查生产源头,对违法违规企业依法予以严惩,从根本上切断非法车辆流入市场的渠道。公安交管部门要严格执行登记上牌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流程,确保“一车一牌一档”,对不符合标准的车辆,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过渡期管理办法,逐步予以淘汰。
二要严管路面秩序。公安交管部门要保持高压态势,将警力下沉到路面一线,以重点路口、重点时段为核心,严厉查处电动自行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特别是对于外卖、快递等即时配送行业的骑手,要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和平台企业,建立健全“一人一车一码”的精细化管理机制,对违法骑手实施联合惩戒,倒逼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城市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公共区域停放秩序的管理,科学规划和增设停放点,严查乱停乱放、占用消防通道等行为。
三要深化宣传引导。宣传部门要牵头组织,各相关单位要协同配合,开展一场声势浩大、覆盖全面的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内容要接地气,既要讲解法律法规,也要通过典型事故案例进行以案说法,深刻剖析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宣传形式要多样化,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新媒体等平台,制作投放公益广告、短视频、警示教育片,同时要深入社区、企业、学校,面对面开展宣传,真正让“安全出行、文明骑行”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遵法守规的浓厚氛围。
四要构建共治格局。电动自行车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完成。必须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常态化监管机制。要畅通公众监督渠道,完善举报投诉制度,鼓励群众积极举报违法违规行为。要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物业等基层单位的“前哨”作用,将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纳入网格化管理体系,全面排查整治违规停放、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打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二、保持高度警醒,全面启动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
安全生产是发展的底线、红线和生命线。时近年终,各类生产经营活动进入冲刺阶段,加上冬季天气因素影响,往往是安全事故的易发期、高发期。我们必须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启动大排查大整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