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政治站位
二、聚焦重点任务
(一)强化专业力量
(二)加强协同联动
(三)强化应急准备
(四)突出消防治理
三、压紧压实责任
(一)压实党政领导责任
(二)压实部门监管责任
(三)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四)强化督查问责
XX市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分析研判当前安全生产形势,对下阶段特别是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重点行业领域部门汇报了安全生产考核隐患排查情况、"1+7"领域集中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分管市领导作了点评,讲得都很好,关键在于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安全生产思想防线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生命重于泰山,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当前,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稳中有险、稳中有忧。截至2025年9月底,全市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实现"双下降",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超过10万条,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率达到98.6%,这些数据值得肯定。但必须清醒认识到,成绩只能代表过去,风险隐患依然突出,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一些行业领域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屡禁不止,部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个别地区安全监管存在宽松软现象。特别是进入四季度,季节性因素、周期性特点与不确定性风险交织叠加,各类生产经营活动进入旺季,人流物流车流加速流动,雨雪冰冻、大风降温等极端天气频发,安全生产面临严峻挑战。对此,各级各部门必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警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二、聚焦重点任务,以"靶向式"精准治理推动"1+7"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深入开展"1+7"领域社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确保全覆盖、无死角。
(一)强化专业力量,实施精准化突击检查。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牛鼻子"。要组织专业力量,抽调行业专家、技术骨干组成专项检查组,围绕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城镇燃气、消防、工贸、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开展"靶向式"突击检查。所谓"靶向式",就是要聚焦高风险环节、高风险部位、高风险岗位,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建立台账、闭环管理,明确整改责任、措施、时限,确保动态清零。对重大隐患,要挂牌督办、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坚决不放手。要综合运用"四不两直"、暗查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提高检查实效,防止走过场、搞形式。前三季度排查整改的10万余条隐患中,有相当一部分集中在"九小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这类场所基数大、分布广、风险高,必须作为重中之重,一家一家排查,一项一项整治,确保不留盲区。
(二)加强协同联动,健全系统化工作机制。"1+7"专项行动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层级,必须强化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要完善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边界,建立定期会商、信息共享、联合执法、问题移交等工作机制,打破部门壁垒,消除监管盲区。市安委会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分析形势、研究问题、部署工作。各专业委员会要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加强本行业领域风险研判和隐患排查。要推动监管力量下沉,建立健全市乡两级安全隐患日常监管长效机制,将监管触角延伸到最基层、最末端。乡镇街道要落实属地责任,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对辖区内的小微企业、个体经营户、家庭作坊等实施动态监管,确保安全监管无死角、全覆盖。
(三)强化应急准备,提升极端天气防范应对能力。极端天气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变量。气象部门要加强监测预警,提高预报精准度和时效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应急管理部门要牵头制定极端天气安全防范应对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应对措施。交通、公安、城管等部门要做好道路除冰除雪、交通疏导管控工作,确保道路畅通。住建、市政部门要加强建筑施工、城市生命线工程的安全监管,严防大风、雨雪天气引发坍塌、坠落等事故。供电、供水、供气、供热等部门要加强设施巡查维护,确保城市运行安全。化工、冶金等高危企业要严格执行极端天气停产撤人制度,该停产的必须停产、该撤人的必须撤人,绝不能心存侥幸。要建立直达基层的预警"叫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达到企业、传达到班组、传达到一线员工。
(四)突出消防治理,推动消防救援工作高质量发展。消防安全是安全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