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执纪之笔当有千钧之力更要有毫厘之情
二、破局之钥善用科技之光亦需众智之火
三、固本之策拆除藩篱壁垒方能百川归海
以民心为镜淬炼为民初心——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之我见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能够在这里与各位一同交流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我深感荣幸。全会擘画的“十五五”发展蓝图,字里行间充盈着深厚的民生关怀,特别是将“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写入指导思想,让我作为一名身处XX市纪检监察战线的普通干部,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和思想上的深刻洗礼。这不仅是一份纲领性的文件,更像一盏明灯,照亮了纪检监察工作前行的方向,也引发了我几点不成熟的思考,在此向各位汇报,恳请批评指正。
一、执纪之笔当有千钧之力更要有毫厘之情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归根结底是“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叙事,最终要落笔于每个家庭的柴米油盐、每个个体的安危冷暖。正如材料中所言,“群众利益无小事”。过去,我或许更多地从宏观层面理解反腐败斗争的重大意义,但通过这次深入学习,我愈发认识到,这份事业的根本价值,在于守护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当看到2025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52.1万件、处分42万人的数据时,数字背后是雷霆万钧的反腐决心。然而,当这些工作延伸至基层,触及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时,执纪之笔的分量便不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它可能关乎一个贫困家庭的救助款能否及时到位,关乎乡村振兴的资金是否真正用于田间地头,关乎“校园餐”的安全能否让家长安心。每一起看似微小的案件,都可能是一个家庭的“天大的事”。因此,在工作中,既要保持惩治腐败的“千钧之力”,更要怀揣体察民情的“毫厘之情”。必须深刻理解,每一次监督执纪,都不是简单的案卷审阅,而是一次对民心的叩问。只有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才能真正做到“让老百姓可感可及”,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这比任何空洞的口号都更有力量。
二、破局之钥善用科技之光亦需众智之火
面对基层监督点多面广、隐形变异问题频发的复杂局面,传统的监督方式有时会感到力不从心。全会精神鼓励创新,纪检监察工作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当前,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为破解基层监督难题提供了新的“破局之钥”。我关注到,一些兄弟地区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从福建的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到江西的“监督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