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理论学习
(一)以规划精神为指引
(二)从理论耦合中选题
(三)转化关键词为任务
二、革新思维方式
(一)运用系统观念
(二)坚守底线思维
(三)激发创新思维
三、创新落实机制
(一)大兴调查研究
(二)完善落实机制
(三)聚焦重点领域
在学习“十五五”规划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十五五”规划开局的关键时期,深入学习“十五五”规划纲要精神,对于我们把握发展大势、明确前进方向、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本次学习,我有以下三点深刻体会。
一、深化理论学习,锚定“十五五”发展航向
(一)以规划精神为指引,洞察发展全貌。“十五五”规划纲要精神是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指南针”和“营养剂”。它为我们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涵盖了目标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等多个维度。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规划精神,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清晰回答“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十五五”规划是在过往发展基础上的延续和升级。通过回顾历史,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使命。立足现实,我们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例如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数字中国建设的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等。而展望未来,我们要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长远目标,将规划中的各项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方案。
(二)从理论耦合中选题,明晰发展路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耦合、改革与发展的协同、安全与发展的统筹中寻找选题、明确路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十五五”期间,我们要注重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同时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求。例如,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为数字产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改革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发展又为改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以改革为突破口,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前进。同时,要统筹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确保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
(三)转化关键词为任务,精准对接工作。“新质生产力、数字中国、绿色低碳、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制度型开放”等关键词是“十五五”规划中的核心内容。我们要将这些关键词转化为本地区本领域的任务书和时间表,让思想的“坐标系”对应工作的“作战图”。对于新质生产力,我们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数字中国建设方面,要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绿色低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城乡融合和共同富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我们要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要素流动,缩小城乡差距。制度型开放则要求我们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开放水平,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二、革新思维方式,把握“十五五”发展机遇
(一)运用系统观念,统筹全局发展
系统观念是一种全面、联系、发展的思维方式。在“十五五”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以系统观念观全局,统筹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因素。既要关注眼前的增长,也要考虑长远的发展;既要注重局部的利益,也要兼顾整体的利益。
例如,在产业发展方面,我们不能只看单个产业的增长,还要考虑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和产业链的完整性。从行业链条看,要找准本地区本领域的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布局;从全球循环看,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强国际合作与竞争。
(二)坚守底线思维,防范发展风险。底线思维是一种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在“十五五”期间,我们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