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要求
(二)质效提升
(三)构建体系
(四)健全制度
(五)聚焦主业
(六)拓展功能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提供制度支撑
(三)加强沟通协调
(四)推动融合发展
(五)试点协同建设
(六)加强队伍建设
(七)强化督促考核
市人大常委会
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方案
(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建好全市基层立法联系点(以下简称“联系点”)建设,按照市委人大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结合省人大常委会有关要求,借鉴先进地区建设经验,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在上级人大的指导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立足白银实际,聚焦作用发挥,高标准建设“三有一高”(有形、有感、有效、高辨识度)联系点,形成白银特色和品牌,更好服务国家和地方立法,为白银人大工作迈入全省“第一方阵”贡献力量,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
目标任务
按照“短期打基础、中期创品牌、远期当标兵”的目标,遵循“有需求、有基础、有特色”的原则,高位协调推进立法联系点建设。
增点宽面,夯实基础。优化调整立法联系点布局,建设“三有一高”(有形有感有效和高辨识度)立法联系点,构建“1+10+N”立体化网络体系,“1”即依托“码上反映·马上办理”民情直通平台设立市级线上立法联系点;“10”即线下差异化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10个(其中,县级人大常委会5个、乡镇(街道)3个、县区部门2个),地域上每个县(区)有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层级上市县乡均设有立法联系点,立法权限上覆盖四个立法领域;“N”即根据行业特点、管理范围、领域需求等情况,设立N个立法联络站和信息采集点。
(二)质效提升,争先创优。分阶段培育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立法联系点示范体系,锚定“121”建设目标(即2-3年创建1个国家级立法联系标杆,1-2年增设1个省级示范点,1年内建成1个市级精品样板),通过品牌孵化、梯度培育、示范引领的递进式发展路径,形成“三级示范、双向赋能”的协同发展格局。
(三)构建体系,完善网络。创新构建“一体两翼三维支撑”的立法联系工作机制,即设立一个立法研究中心作为专门工作机构,负责立法调研、草案论证、流程管理、成果转化等工作;构建基层服务两翼网络,横向依托代表之家、村社服务中心及律所设立立法信息联络站,纵向贯通全市综合网格体系设立立法信息采集点;建立三维协同支持体系,组建立法联系协作单位、专家顾问智库和普法宣讲团队等三个支持团队,构建专业化支持体系。通过专门机构统筹协调、基层网络深度触达、专业力量多维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