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年安全工作总结及2026年工作计划(2篇)VIP免费

提纲:

2.镇乡2025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10

一、2025年度工作总结

  (一)风险管控网络严密织就

  (二)安全制度体系优化升级

  (三)专项整治行动纵深推进

  (四)安全投入保障坚实有力

  (五)安全监督检查常态长效

  (六)应急救援体系成熟完备

  (七)安全教育培训成效显著

  (八)安全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二、主要工作亮点特色

  (一)创新管理模式

  (二)深化多方协作

  (三)推进标准化建设

  (四)关注员工健康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安全意识提升仍需加强

  (二)隐患排查治理深度不够

  (三)应急响应能力有待提升

  (四)安全科技投入相对不足

四、2026年度工作计划

  (一)压实主体责任

  (二)深化风险管控

  (三)提升应急能力

  (四)强化教育培训

  (五)推进科技创新

  (六)加强职业健康

五、工作要求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

  (二)强化资源保障支撑

  (三)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四)营造良好安全氛围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一)健全工作机制

  (二)压实各级责任

二、聚焦重点领域

  (一)消防安全与安全生产检查:全覆盖无死角

1.九小场所:累计检查420余家次

2.学校:联合教育部门开展“开学季”“寒暑假”专项检查20次

3.商场超市:针对1家大型商场兴隆商城

  (二)餐饮行业燃气安全:筑牢用气“防火墙”

  (三)汛期安全预防:未雨绸缪防灾害

1.提前部署:制定《八面城镇防台风暴雨洪涝应急预案》

2.隐患排查:对辖区低洼路段、老旧小区等多处重点防汛区域开展排查

3.应急值守:实行24小时值班和险情日报制度

  (四)小区安全:守护居民“家门口”安全

1.隐患排查:检查辖区各小区

2.日常管控:督促物业加强日常巡逻

3.设施维护:推进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

三、强化宣传教育

四、存在的问题

1.部分经营主体和群众安全意识薄弱

2.基层监管力量不足

3.部分老旧小区、九小场所基础设施老化

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压实安全责任

  (二)深化重点领域整治

1.持续开展九小场所、学校、商场等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检查

2.常态化推进餐饮燃气安全整治

3.提前部署汛期安全工作

4.深化电动三轮车安全管控

5.推进小区安全治理

  (三)加强宣传教育引导

  (四)强化监管队伍建设


2025年安全工作总结及2026年工作计划(2篇)


目录


1

.2025年安全工作总结及2026年工作计划 2

2.镇乡2025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10





2025年安全工作总结及2026年工作计划


2025年度,我单位深入贯彻安全发展理念,秉持“预防为主、综合施策、精准防控”的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地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方位推动安全管理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全年达成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重大险情零出现、关键设备零故障的“三零”佳绩,安全生产各项指标刷新历史最优纪录,为企业稳健、可持续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及下年度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5年度工作总结

(一)风险管控网络严密织就。一是风险精准辨识无死角。广泛发动全体员工参与安全风险辨识活动,综合运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等专业方法,全面精准识别各类安全风险点。精心编制风险辨识评估报告,搭建风险数据库,并实现风险信息的动态更新与实时监测,为科学管控风险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二是分级管控科学有序。依据风险等级,将风险点细致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层级,精心绘制32张四色风险分布图。针对不同等级风险,量身定制差异化管控措施,明确各风险点的管控责任人员。建立重大风险“一点一策”精准管控制度,确保各类风险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三是管控措施严格落实。建立健全风险管控清单制度,对重大风险进行公示警示,设置清晰明确的风险告知卡。定期开展风险管控专项检查,及时督促整改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全年未发生因风险管控不力导致的安全事故,风险管控成效显著。

(二)安全制度体系优化升级。一是制度迭代更新。对现行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废止8项过时制度,修订完善现有制度,形成涵盖安全责任、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消防安全等全方位的制度体系共46项,制度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大幅提升。二是操作标准规范统一。组织各部门、各岗位深入梳理完善安全操作规程,精心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制作岗位安全操作卡片并张贴于生产作业现场显著位置,实现岗位操作规程全覆盖,为员工规范作业提供了清晰明确的指引和标准。三是考核机制健全完善。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考核管理办法,构建安全生产积分制管理体系,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三)专项整治行动纵深推进。一是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对储存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完善泄漏检测、通风防爆等安全设施。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台账,严格落实出入库登记制度,确保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安全。二是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对全单位的消防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护,更换老化损坏的消防器材,新增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四)安全投入保障坚实有力。新建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关键生产环节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引进先进的安全检测设备,提高安全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加强安全技术研发,推广应用新型安全技术和工艺,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五)安全监督检查常态长效。建立健全常态化安全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开展综合性安全检查、专项安全检查和季节性安全检查。对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监控,加强对节假日、特殊时期的安全监管,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六)应急救援体系成熟完备。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充足的应急救援物资和器材。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活动,全年共开展应急演练15次,涵盖火灾、泄漏、爆炸等多种事故类型。通过演练,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了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员工的应急逃生技能。

(七)安全教育培训成效显著。制定详细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多样化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培训内容涵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技能等方面,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演示、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八)安全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比赛、安全主题征文等,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设立安全宣传栏、张贴安全标语和海报,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和理念。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了人人关心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的良好局面。

二、主要工作亮点特色

(一)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管控质效。引入智能化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实时监测、预警和分析。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为安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智能化管理,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二)深化多方协作,构建联防联控。加强与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周边企业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安全信息共享、应急联动等工作机制。定期组织联合安全检查、应急演练等活动,共同应对安全风险和突发事件。通过深化协作,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安全生产格局。

(三)推进标准化建设,筑牢管理根基。积极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企业的安全管理、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进行全面整改和提升。顺利通过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评审,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的安全生产行为,提高了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

(四)关注员工健康,彰显人文关怀。加强职业健康管理,为员工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开展职业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设立心理咨询热线,为员工提供心理疏导服务,营造了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安全意识提升仍需加强。部分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在日常工作中,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现象时有发生,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隐患排查治理深度不够。虽然建立了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但在隐患排查的深度和精准度方面仍存在不足。部分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和消除,一些深层次的安全隐患还没有得到彻底根治。

(三)应急响应能力有待提升。在应急演练过程中,暴露出部分应急救援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物资调配不够及时等问题。应急响应的速度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更好地应对突发安全事故。

(四)安全科技投入相对不足。与先进企业相比,在安全科技研发和应用方面投入相对较少,安全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高。一些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未能得到及时推广应用。

四、2026年度工作计划

(一)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履职担当。进一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人。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严格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

(二)深化风险管控,筑牢安全防线。持续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加强对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带来的安全风险的辨识和评估。定期对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优化,确保风险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加强对重大风险的动态监控,建立健全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升级。

(三)提升应急能力,增强保障水平。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大应急物资储备投入,优化应急物资储备布局,确保应急物资在关键时刻能够及时调配使用。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应急响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2025年安全工作总结及2026年工作计划(2篇)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