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履职尽责
(一)以法治FG建设为抓手
(二)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三)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1.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2.提升合法性审核质效
3.扎实做好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
(四)强化基层基础
(五)强化特殊人群监管
(六)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
(七)进一步规范基层法律服务管理
二、2026年工作谋划
(一)持续推进依法治区工作
(二)进一步提升法治宣传教育实效
(三)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
(六)进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2025年工作总结及2026年工作谋划
2025年,FG区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强抓政治建设、专业能力建设、作风转变和工作落实,守牢安全稳定底线,强化基层基础,锻造过硬队伍,推进全区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活力新城、幸福FG”贡献法治力量。局法律援助管理股、社区矫正中心、行政复议与应诉股、律师司法鉴定管理股、盛和司法所、农林路街道人民调解委员和光明路街道滏西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新正法律服务所、律师司法鉴定管理股、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股被市司法局评为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社区矫正工作先进集体、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先进集体、司法鉴定工作先进集体、律师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司法所、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先进法律服务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工作先进集体。1名司法所长、5个人民调解员、1名法律服务工作者、律师司法鉴定管理股2人、普法和依法治理股1人、3名村(居)法律顾问、15名法律明白人被市司法局评为先进司法所长、先进人民调解员、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司法鉴定工作先进个人、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先进个人、村(居)法律顾问先进个人、法律明白人先进个人。
一、履职尽责,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以法治FG建设为抓手,全方位推进依法治区。一是充分发挥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作用,组织召开中共FG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听取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4年工作总结,制定2025年依法治区工作要点,助推全区法治建设更加制度化规范化。二是扎实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落实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制度及“述法”制度,落实“应述尽述”要求,采取书面述法、会议述法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述法”全覆盖。三是优化做实法治督察工作。抓实省、市法治建设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督促各单位举一反三抓好整改落实,进一步压实法治建设工作责任。
(二)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打造独具特色FG普法品牌。一是聚焦核心内容,增强普法针对性。深化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区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联合党校开展专题培训3场,通过基层普法阵地开展宣讲活动12场次。强化重点法律法规普及,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开展民法典进社区系列活动,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结合“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12·4”国家宪法日,开展集中宣传活动5场。突出专项领域法治赋能,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法律进企业”开展宣讲18场,开展“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等专项活动6次,填补重点群体法律知识空白。二是创新方式载体,提升普法实效性。建强线下普法阵地,深化“法律九进”工作,打造社区普法角15个,实现基层普法全覆盖。打造线上传播矩阵,发布普法以案释法70余例、图文解读60余篇。丰富特色普法形式,开展“双争有我——法治宣传进社区”“民法典宣传月”等特色活动,通过以案释法、现场答疑等方式,让普法更接地气、更具活力。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夯实普法保障力。压实普法责任制,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要求,制定年度普法任务清单,开展责任制落实督查4次。我区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在全市两次排名第二,一次排名第一。建强普法队伍,扩充普法讲师团至30人,选聘25名社会监督员参与普法监督,组建“法律明白人”队伍覆盖所有村(社区),筑牢基层普法根基。
(三)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法治工作水平。
1.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扎实推进整治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以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活动。印发《FG区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整治“四乱”专项行动方案》,组织召开区级专题推进会,建立“周调度、月总结”工作机制,向社会公布涉企执法主体39个及各执法单位涉企执法事项239项,通过投诉举报电话、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行政复议诉讼案件、法治督察、网络舆情和上级批办、部门转办等渠道,拓宽投诉举报渠道,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二是全面推行“邯郸执法”平台运用。全面推行“一企一牌”公示机制。全区纳入日常检查的3100家企业的“入企检查次数公示牌”已全部悬挂到位。组织召开“入企执法监督系统”平台操作培训会,严格落实好“平台之外无检查”要求,实现执法行为全程留痕、可追溯。三是持续优化行政执法环境。组织开展行政执法部门罚没许可证年检,严格审查行政执法部门主体资格,并向社会公布。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针对“小错重罚”“畸轻畸重”“类案不同罚”等问题,组织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确保行政处罚的公平性和一致性,避免执法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的处罚现象。
2.提升合法性审核质效。一是常态化开展全区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印发《2025年关于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全区共梳理区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12件,其中保留10件,宣布失效2件,乡(街)未制定规范性文件。二是开展专项清理工作。印发《关于开展民营经济促进法涉及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和《涉外贸领域相关政策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对涉及民营经济和外贸领域的相关政策文件进行专项梳理,通过梳理没有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政策文件。三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和政府合同合法性审查制度。严格政府合同把关审查,完成政府拟定协议、合同法制审核11件,提出审查意见60余条。四是做好配合省市立法调研工作,高质量完成省市级立法项目征求意见。共办理市级立法项目征求意见1件,完成区人大基层立法征集意见3件。五是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严格按照《河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规定的备案审查程序开展工作。今年共备案区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2件,部门规范性文件备案1件。
3.扎实做好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一是加强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提升案件办理质效。截至目前,共受理行政复议申请260件,审结220件。作出撤销、变更、确认违法等决定15件,经调解、和解后申请人主动撤回申请6件。二是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落实行政复议体制改革要求,整合行政复议职责,集中行使行政复议权,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优化行政复议办案流程,制定《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规范》,细化从受理、审理到决定各环节的操作标准和时限要求。加强行政复议信息化建设,开通网上申请平台,受理网上申请案件20件。三是强化行政复议监督指导作用。建立行政复议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