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四五”时期主要工作成效
(一)聚焦深化改革
(二)聚焦质量强区
(三)聚焦公平竞争
(四)聚焦安全底线
(五)聚焦消费维权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监管能力与新发展格局要求尚有差距
(二)基层基础建设与高强度监管任务尚不匹配
(三)综合执法效能与深度化学融合尚需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总体思路
(二)重点任务
XX市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十四五”时期工作情况报告
“十四五”时期是XX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五年。五年来,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促发展、保安全、惠民生”的工作主线,统筹发展与安全、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在深化改革中激发市场活力,在严格监管中筑牢安全底线,在优化服务中增进民生福祉,全区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十四五”时期主要工作成效
“十四五”以来,全局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聚焦主责主业,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市场环境的活力与公平性得到显著提升。
(一)聚焦深化改革,市场主体活力持续迸发
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激发市场活力的“生命线”,以“放管服”改革为牵引,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市场主体发展营造了肥沃土壤。
一是准入环境持续优化。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将100余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纳入改革清单管理,有效破解“准入不准营”难题。企业开办便利度位居全市前列,通过实施“一网通办、一窗通取、一日办结”服务模式,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以内。同时,积极探索“一照多址”“一址多照”等登记便利化举措,释放场地资源潜力,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二是市场主体量质齐升。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的落地见效,极大激发了社会创业创新热情。截至2025年10月底,全区登记在册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5万户,较“十三五”期末增长超过40%,其中企业数量占比提升至45%以上,主体结构不断优化。五年间,全区新设市场主体超过12万户,为稳增长、保就业提供了坚实支撑。
三是退出机制不断完善。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强制退出和简易注销制度,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渠道。对于长期未经营、无法取得联系的“僵尸企业”,依法予以清理吊销;对于无债权债务或已结清债权债务的合规企业,适用简易注销程序,实现市场新陈代谢的良性循环。“十四五”期间,累计引导超过3.8万户市场主体通过便捷渠道有序退出市场,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
(二)聚焦质量强区,经济发展动能显著增强
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深入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将质量、标准、品牌、专利等要素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是质量基础建设全面加强。构建和完善政府质量奖评选机制,激励企业追求卓越绩效。五年间,共引导2家企业获得XX省政府质量奖提名,8家企业获得XX市政府质量奖。深入开展重点产业质量提升行动,围绕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精细化工等支柱产业,组织质量技术专家“问诊把脉”,解决质量瓶颈问题近百项。全区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6%以上。
二是标准化引领作用日益凸显。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抢占产业发展话语权。“十四五”期间,区内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25项,发布实施先进团体标准12项。标准化工作的深化,有效提升了区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水平大幅提升。建立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严厉打击专利侵权、商标假冒等违法行为。五年间,共办理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350余宗。同时,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提供一站式服务。全区知识产权创造量质齐升,累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000余件,有效注册商标拥有量超5万件,分别较“十三五”期末增长65%和50%,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三)聚焦公平竞争,统一大市场根基不断夯实
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并重,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着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一是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持续强化。聚焦医药、建材、公用事业等民生重点领域,严肃查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垄断协议等垄断行为。同时,紧盯平台经济、网络直播、社区团购等新兴业态,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商业贿赂、仿冒混淆、“二选一”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十四五”期间,共立案查处各类不正当竞争及垄断行为案件180余宗,罚没金额超1200万元,有力维护了市场竞争秩序。
二是价格监管执法精准有效。围绕重要节假日、疫情防控等关键节点,加强对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资、交通旅游等领域的价格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价格欺诈、哄抬价格、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违法行为。五年间,共检查各类经营单位4.5万家次,办理价格违法案件近500宗,为群众守好“米袋子”“菜篮子”。
三是广告市场秩序得到净化。以医疗、药品、保健食品、金融投资等领域为重点,持续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对互联网广告和新兴媒体广告的监测监管,依法查处了一批社会影响恶劣的虚假宣传案件,五年累计查办广告违法案件260余宗,罚没款近400万元,广告市场环境得到有效治理。
(四)聚焦安全底线,民生福祉保障坚实有力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四个最严”要求为根本遵循,全方位筑牢食品、药品、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四大安全”防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一是食品安全监管防线密不透风。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工作机制。深入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强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全过程监管。五年间,累计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超过20万家次,监督抽检食品及食用农产品15万批次,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8.5%以上。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得到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