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学笃行
(一)在历史交汇中定位县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新坐标
(二)在核心要义中锚定县域深化改革的实践着力点
(三)在精神实质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保证
二、勇担使命
(一)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
(二)以城乡融合发展为路径
(三)以人民美好生活为目标
三、实干争先
(一)在知行合一中锤炼政治能力
(二)在鱼水情深中厚植为民情怀
(三)在攻坚克难中提升专业本领
党课讲稿:深学笃行四中全会精神,奋力谱写“十五五”现代化新篇章
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科学擘画了新时代新征程的宏伟蓝图,特别是对“十五五”时期的发展方向和战略任务进行了系统部署。这既是我们把握大势、指导实践的根本遵循,也是我们提升政治站位、统一思想意志的“必修课”。
县域是承载国家战略、落实中央决策的“神经末梢”,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单元。我们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都直接关乎国家战略的落地生根,都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深学笃行四中全会精神,不仅仅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和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我们必须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十五五”期间奋进现代化新征程的具体实践。
今天,我主要围绕“深学、勇担、实干”三个方面,与大家作一次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一、深学笃行,深刻理解四中全会的时代意义和战略坐标
深学笃行四中全会精神,首先要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的问题。我们要从历史交汇、时代发展和人民期盼三个维度,深刻领悟全会精神的战略意图、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确保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在历史交汇中定位县域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新坐标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四中全会则进一步系统部署了“十五五”时期的具体路径。对我们县域而言,现代化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可触及的实践。
一是深刻认识“两个大局”的深刻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县域作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枢纽,必须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这要求我们跳出县域看县域,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谋划发展,不能再固守“一亩三分地”的传统思维。
二是准确把握“十五五”的承前启后。全会精神指明了“十五五”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五年。县委班子必须吃透精神,制定出既符合中央要求又切合本县实际的“十五五”规划,确保每项决策都立足于长远发展和根本利益。
三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会强调的各项部署,最终都要落脚到增进民生福祉上。我们必须时刻心系群众的安危冷暖,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回应期盼,让老百姓感受到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温度和实惠,这才是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在核心要义中锚定县域深化改革的实践着力点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新的阐释和部署,特别是对持续深化改革、完善治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是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会强调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特别是民营经济的活力。县域要做的,就是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要坚决破除各种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障碍,让政策的“好雨”真正滋润到企业的“禾苗”。
二是聚焦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四中全会要求我们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县域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科教资源优势,但必须抓住机遇,通过“飞地经济”“人才引进”等方式,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具有县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舍得投入、敢于投入,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三是聚焦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县域治理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全会强调要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我们必须把力量和资源下沉到基层,推动重心下移,解决好基层“小马拉大车”的突出问题,真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服务延伸到群众心坎上。
(三)在精神实质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四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之一,就是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十五五”发展全过程、各方面。
一是强化政治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县委作为全县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把对党忠诚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要求。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确保中央的政令、省委常委的部署在基层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落实。任何工作部署,都必须在大局下思考,在全局中定位。
二是提升领导能力,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面对“十五五”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我们绝不能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旧思维应对新挑战。县委班子要加强对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经济、科技、金融、社会治理等领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成为抓现代化建设的行家里手。
三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干事创业的基础。要持续深化纪律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只有政治生态清明,干部队伍才能心无旁骛谋发展,真正为人民服务。
二、勇担使命,锚定“十五五”县域现代化建设的主攻方向
深学是为了笃行。勇担“十五五”现代化新使命,就是要将四中全会精神转化为县域发展的具体行动指南,聚焦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找准短板弱项,明确主攻方向。
(一)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筑牢县域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展是硬道理,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在“十五五”期间,我们必须坚持实体经济为本,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实现县域经济的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不能简单地“一刀切”淘汰传统产业,而要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进行“二次创业”。要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柔性生产和精益管理。例如,对于我们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要引入高科技保鲜和深加工技术,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
二是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紧跟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方向,结合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产业。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行业龙头企业,通过“筑巢引凤”构建产业生态圈。要鼓励本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形成新的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