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大势明方位于时代坐标中感悟思想伟力
二、察大局知所趋于战略部署中把握发展脉搏
三、思己任谋所为于知行合一中探寻融合路径
锚定时代航向汇聚奋进力量——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几点体会
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感到十分荣幸,也深受教育和启发。这几日的学习和思考,让我对国家未来的发展蓝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我们肩负的时代使命有了更清醒的认知。下面,我结合个人学习感悟,从一名普通党员干部的视角,谈几点不成熟的体会和思考,希望能与各位同志交流互鉴、共同提高。
一、观大势明方位于时代坐标中感悟思想伟力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每一次党的重要会议,都是我们回望来路、看清脚下、展望前程的重要思想灯塔。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于2025年10月在北京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次全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际,也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节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
学习全会公报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说明,我的第一个深切感受是“方位感”的明晰。全会明确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阶段。这句话分量极重。它像一枚精准的定位器,清晰标定了我们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所处的历史方位。“关键阶段”意味着这五年将是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冲刺期,是决定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决胜期。它要求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必须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和“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紧迫感,来审视我们的工作和担当。理解了这个“方位”,就理解了中央作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的战略部署”的深远考量,也就更能体会到“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它是在风云变幻的时代给予我们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和最大保证。
二、察大局知所趋于战略部署中把握发展脉搏
如果说认清“方位”是解决了“我们在哪里”的问题,那么读懂全会的战略部署,就是回答“我们往何处去”的问题。细读全会提出的各项战略部署,我仿佛看到了一幅气势恢宏、纲举目张的现代化建设“工笔画”。
其中,有两个方面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其一是“新”与“质”的协奏。全会强调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这个词,自提出以来就备受关注,而这次全会将其置于“十五五”规划建议的核心位置,彰显了中央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它不是对传统生产力的简单替代,而是在更高维度上的跃迁。从“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到“建设航天强国、交通强国”再到“积极培育新型消费”,这些部署共同谱写了一曲关于创新、升级与突破的激昂乐章。这让我深刻反思,作为机关党员干部,我们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是否跟得上这曲“协奏”的节拍?我们是否具备了服务和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能力?这是一个必须严肃面对和回答的时代课题。
其二是“远”与“近”的统筹。全会既擘画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也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