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XX街道2025年度民生救助工作情况报告VIP免费

提纲:

一、全年工作基本情况

  (一)构建监测预警体系

  (二)整合社会多元力量

  (三)优化服务供给模式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救助资源整合深度有待加强

  (二)救助方式精细化水平仍需提升

  (三)基层经办能力与日益增长的需求存在差距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深化部门协同

  (二)拓展服务内涵

  (三)加强队伍建设

XX街道2025年度民生救助工作情况报告

2025,XX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为核心,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整合社会资源、优化服务模式,致力于织密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年工作基本情况

本年度,XX街道民生救助工作紧密围绕“精准、综合、温暖”三大核心原则,构建了覆盖全面、响应及时的救助工作新格局,有效保障了辖区内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构建监测预警体系,实现精准识别动态管理

为从源头上杜绝“漏保”“错保”现象,确保救助资源的公平、公正、高效利用,街道着力构建了一套“主动发现、快速响应”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

一是拓宽信息渠道,实现预警信息全覆盖。街道创新性地设立了每月10日的“集中申报日”活动,通过政策宣讲、现场答疑等形式,向居民普及社会救助政策。今年以来,累计举办了32场形式多样的政策宣讲活动,有效提升了政策知晓率。同时,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化管理优势,组织社区网格员定期开展“地毯式”入户摸排行动,主动发现潜在的困难家庭。在此基础上,积极与医保、残联、教育等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常态化数据共享与信息比对机制,每月接收并核实各类预警信息超过50,确保困难情况早发现、早介入。

二是建立动态台账,实现救助对象全掌握。通过前期全面的摸底排查,街道已成功完成对辖区内XX社区XX公租房350余户低收入家庭的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并已将这些家庭全部纳入街道级的动态监测范围。以此为基础,街道建立了覆盖全域的困难家庭动态管理电子台账,详细记录了家庭成员、收入状况、致困原因、享受政策等关键信息。为保证台账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街道建立了每年两次的集中复核制度,固定于每年7月和12,通过数据比对与上门回访相结合的方式,对在保对象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实现救助对象的动态更新与精准管理。

三是严格审核审批,实现救助过程全透明。在救助对象的认定上,街道严格遵循个人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开公示、审核审批的规范程序,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2025年度,经过严谨的审核流程,共将1019人新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35人纳入低保边缘家庭救助体系,并为4名孤儿及困境儿童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通过这一系列精准识别与动态管理的举措,街道基本实现了对困难群众的“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为后续的综合施救奠定了坚实基础。

()整合社会多元力量,实现综合救助提质增效

街道深刻认识到,单一的政府救助难以满足困难群众多样化、深层次的需求。为此,街道积极探索并构建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方联动”的多元化大救助格局,有效提升了救助工作的广度与深度。

一是强化政策兜底,确保基本生活有保障。街道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确保各类救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今年以来,累计为787户、1139人次的低保和特困供养人员发放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及特困供养金;207人次的困境儿童发放了基本生活保障金;同时,针对因病、因灾等突发性困难,3户医疗费用支出较高的困难家庭启动了临时救助程序,发放了临时救助金,有效缓解了其燃眉之急。这些政策性救助作为基础保障,构成了民生安全网的最底层防线。

二是撬动社会资源,构建协同救助大网络。街道充分发挥XX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的枢纽作用,积极链接社会资源,精心打造了一个涵盖多领域、多层次的服务资源库。截至目前,已成功与55家爱心企业和社会公益组织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些合作单位中,包括了4家专注于心理健康支持的专业公益组织,5家能够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的便民企业,以及15家能够提供义诊、健康咨询、康复指导等服务的医疗类企业及机构。这一资源网络的建立,极大地丰富了救助服务的供给内容。

三是创新救助模式,打造“资金+物资+服务”新范式。依托丰富的社会资源库,街道成功地将传统的资金、物资救助,升级为“资金扶持、物资援助、专业服务”三位一体的综合救助模式。在为困难家庭提供经济支持的同时,根据其个性化需求,链接相应的社会资源,提供心理疏导、健康管理、康复训练、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等多元化、专业化的服务。这种综合施救模式,不仅解决了困难群众的物质生活难题,更关注其精神需求与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了救助工作的整体性、针对性与实效性。

()优化服务供给模式,实现暖心救助有感可及

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让救助工作既有力度更有温度,街道大力推行服务模式创新,将便民、高效、人文关怀融入救助服务的全过程。

一是推行便民化服务,提升办事效率与体验。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XX街道2025年度民生救助工作情况报告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