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一)年度防控形势研判与总体工作部署
(二)技术能力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
(三)重点场所精准化防控干预
(四)社会面健康教育与风险沟通
(五)监测预警体系运行与数据分析
(六)防控成效与数据支撑
二、存在问题
三、下步打算
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5年度流感防控工作总结报告
2025年度流感防控工作在XX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下,紧扣年度公共卫生安全目标任务,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依托专业技术优势,系统构建市、县、乡三级联动防控体系。本年度流感季节性流行特征明显,防控任务艰巨,中心全体专业技术人员与卫生监督力量协同作战,通过能力建设、精准干预、社会动员等综合措施,有效降低了流感疫情对重点人群和公共卫生的冲击。现将全年流感防控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年度防控形势研判与总体工作部署
2025年流感流行季呈现出病毒活动强度升高、流行周期提前的客观态势。监测数据显示,北方地区流行高峰较往年提前约两周出现,南方地区呈现多波次传播特征。面对严峻形势,中心于2025年9月中旬启动流感防控专项预案,成立由中心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流感防控技术领导小组,下设监测预警、技术指导、应急处置、宣教动员四个专业工作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日报告、周会商、月评估的常态化工作制度。中心在9月25日印发的《2025-2026年度流感防控技术指引》中,明确将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羁押场所等人员密集区域列为一级防控重点,将老年人、儿童、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及医务人员列为一级保护重点人群,提出"早监测、早预警、早干预、早处置"的四早原则。为确保各项措施落地,中心联合教育行政部门、民政部门、公安监管系统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于10月8日、10月22日、11月5日三次召开联防联控专题会议,协调解决防控资源调配、信息共享、联合督导等关键事项,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防控格局。
(二)技术能力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
技术储备与人才队伍建设是流感防控工作的基础支撑。2025年10月至11月期间,中心集中力量开展多层次、全覆盖的专业技术培训。针对基层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一线防控力量,中心于10月15日至11月10日组织连续四期"流感监测与实验室检测技术"线下培训班,累计培训市、县级疾控机构实验室检测人员85人次,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120人次,实现了基层流感监测网络人员培训全覆盖。培训内容涵盖病毒采样规范、核酸检测技术、基因测序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等核心技能,通过理论授课与现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参训人员检测技术规范掌握率达到98%以上。
针对学校、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防控责任人,中心创新采取"线上直播+线下驻点"相结合的培训模式。11月1日至11月20日,通过"XX市健康教育"官方平台开展8场线上直播培训,围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养老机构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技术要点》等主题,累计覆盖中小学校长、托幼机构负责人、校医、养老机构健康管理负责人及羁押场所医疗卫生工作人员2200余人次。每场培训设置在线考核环节,考核合格率97.3%,平均得分92.5分,培训效果显著。同时,中心组建12支技术指导小分队,对重点机构开展一对一现场教学,手把手指导消毒技术规范、个人防护要点、疫情报告流程等实操技能,现场解决技术疑问136项,有效提升了基层防控队伍的专业处置能力。
此外,中心于10月28日举办市级流感防控应急演练,模拟学校聚集性疫情场景,全市15支应急流调队伍参加演练,从疫情接报、现场流调、实验室检测到风险研判、措施建议的全流程响应时间缩短至平均4.2小时,较上年度提升31%,应急响应能力显著增强。
(三)重点场所精准化防控干预
重点场所是流感传播的高风险区域,也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心自10月29日起启动为期45天的"重点场所防控攻坚行动",对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实施网格化、地毯式技术指导。
在学校托幼机构防控方面,中心与教育督导部门组建联合指导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分类"原则,对全市130所中小学校、85所托幼机构开展185次现场指导。指导内容包括晨午检制度执行、因病缺课追踪登记、复课证明查验、环境卫生消毒、通风换气、疫情报告等八大关键环节。通过实地查看、资料审查、人员访谈等方式,发现部分学校存在晨午检记录不规范、消毒药剂配比不准确、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现场下发《技术指导意见书》47份,明确整改要求和时限。11月中旬开展"回头看"督导检查,问题整改完成率达到96.8%。针对发现的共性问题,中心编制《学校流感防控标准化操作手册》,发放至每一所学校,实现防控流程标准化、图表化。在高校防控方面,重点指导黑龙江工业学院、黑龙江省技师学院等5所高等院校做好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公共区域的通风消毒,加强健康监测,完善校地联防联控机制,有效防范了聚集性疫情发生。
在养老机构防控方面,中心联合民政部门对全市47家养老机构开展专项技术指导,重点强化入住老人健康监测、新入住人员健康筛查、探视人员健康管理、疫情报告与处置、通风消毒等五项核心措施。指导养老机构建立老人健康台账,每日两次体温监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规范探视流程,要求探视人员佩戴口罩、手卫生消毒;加强公共区域通风,每日至少三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规范消毒药剂使用,避免过度消毒或消毒不当。通过驻点指导,47家养老机构全部建立完善了传染病防控管理制度,防控薄弱环节得到根本加强。
在医疗机构防控方面,中心于10月30日至11月15日对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展院感防控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发热门诊设置、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患者分流管理、环境消毒等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