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
(二)深化理论武装
(三)严格阵地管理
(四)防范化解风险
(五)加强队伍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XX市政府党组2025年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的关键之年,也是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挑战的重要一年。XX市政府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总抓手,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市政府党组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将其纳入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重要内容,纳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健全领导机制。成立由党组书记任组长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党组主体责任、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分管领导直接责任、其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责任体系,形成“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全年召开6次党组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形势,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向上级党组织报送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报告4次,确保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完善制度保障。制定《XX市政府党组2025年意识形态工作要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细化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链条。建立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工作调度会,统筹协调各部门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健全意识形态工作台账,对理论学习、阵地管理、舆情处置等重点工作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定期开展督查评估,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强化考核督导。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绩效考核体系,作为评价使用和奖惩干部的重要依据,与干部考核、提拔、使用直接挂钩。全年开展2次意识形态工作专项督查,通过查阅资料、座谈访谈、实地检查等方式,对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视,发现问题32项,现场反馈并督促整改到位。对工作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的2个部门进行约谈提醒,切实传导工作压力,确保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
(二)深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凝聚奋进磅礴力量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深化理论学习,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落地生根,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强化中心组领学。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XX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全年组织中心组学习16次,其中意识形态专题研讨6次,班子成员带头撰写心得体会、调研报告24篇。举办为期10天的主题教育读书班,围绕“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等专题开展集中学习研讨,切实发挥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
丰富学习形式载体。综合运用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讲座、辅导报告、研讨交流、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邀请省、市专家学者开展意识形态专题辅导8场,组织党员干部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4次,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充分运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干部网络学院等线上载体,建立学习考核机制,定期通报学习情况,推动理论学习全覆盖、常态化。全市政府系统党员干部“学习强国”平台活跃度保持在95%以上,人均日积分超45分。
推动理论宣讲普及。组建由党组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业务骨干、理论专家组成的宣讲团,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面对面”宣讲活动。聚焦党的创新理论、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省市工作要求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宣讲126场次,受众达8.6万余人次。创新宣讲方式,采用“理论+案例”“政策+故事”的形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鲜活生动的事例,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的朴实话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严格阵地管理,守好安全防线,营造清朗舆论环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规范管理,严把政治关、导向关、内容关,确保阵地可管可控。
强化网络阵地管理。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建立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对政府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的管理。制定《新媒体平台管理办法》,明确内容审核流程,实行“三审三校”制度,确保发布的信息准确无误、导向正确。全年在各类新媒体平台发布正面宣传信息3200余条,其中原创内容占比达75%,制作短视频150余条,播放量超5亿次,其中3条作品获省级以上奖项。建立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网络舆情动态,全年监测处置负面舆情46起,处置率100%,平均处置时长缩短至2小时以内,有效防范网络意识形态渗透。
规范传统阵地管理。加强对政府公报、内部刊物、宣传栏、电子屏等传统阵地的管理,定期开展检查排查,及时更新内容,确保宣传导向正确。严格执行出版物审读制度,加强对各类会议、讲座、论坛的管理,实行报备审批制度,全年审批各类讲座论坛48场,未出现违规问题。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检查文化经营单位230余家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12起,收缴非法出版物300余册,维护良好文化市场秩序。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建成市级文明实践中心1个、县级实践所12个、乡级实践站186个,实现全覆盖。依托文明实践阵地开展“我们的节日”“道德讲堂”等主题活动360余场次,参与群众12万余人次。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修缮红色革命遗址18处,打造红色教育基地6个,组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全民国防教育活动80余场次,厚植家国情怀。落实文艺精品创作扶持激励办法,支持创作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群众生活的文艺作品40余部,其中话剧《奋进之路》、歌曲《新时代新XX》等作品广受好评。
(四)防范化解风险,维护安全稳定,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屏障
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打好风险防范化解主动战,牢牢守住意识形态安全底线。
开展风险排查整治。建立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清单制度,定期开展全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