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市财政局2025年度清廉机关建设工作总结VIP免费

提纲: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突出制度固廉

  (二)突出数智助廉

  (三)突出思想铸廉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理论武装与思想教育

  (二)健全完善制度机制

  (三)深化拓展数智赋能

  (四)厚植培育廉洁文化

  (五)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财政铁军

市财政局2025年度清廉机关建设工作总结

202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市纪委监委的有力指导下,市财政局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坚决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将清廉机关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工程来抓,紧密围绕财政中心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烈的责任担当、严实的工作作风,坚持改革精神与严的标准相结合,以更高站位谋划、更严标准推进、更实举措落实,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着力打造“政治清明、廉洁高效、担当务实、作风优良”的清廉财政机关,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财政纪律作风保障。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突出制度固廉,把源头治廉抓在根基、严在关键、落在闭环。坚持机制创新与系统治理双轮驱动,着力构建覆盖全面、约束有力、执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廉洁建设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化,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廉政风险。一是以刚性约束筑牢源头防线。健全制度体系。系统梳理、修订和完善财政核心管理制度。重点修订了《市市级财政预算管理办法》《市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市国库集中支付操作规程》《市政府采购内控管理办法》《市财政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细则》等核心制度40余项,覆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金拨付、政府采购、资产管理、政府债务管理、干部人事等财政权力运行全链条、各环节,确保权力运行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强化内控机制。将廉洁风险防控要求深度嵌入财政业务流程。编制并动态更新《市财政局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手册》《财政业务全生命周期廉洁管理指引》,明确各岗位风险点、防控措施和责任主体。全面推行关键岗位人员廉洁承诺书制度,在重大资金拨付、重要项目评审、关键人事调整等节点实施廉洁交底,常态化发放廉政提醒书、风险提示函,将“红规铁纪”内化为财政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切实夯实源头防腐的“堤坝”。深化预算改革。强化预算的法治性和约束力。严格执行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完善零基预算、项目库管理、预算绩效管理等机制,硬化预算约束,减少自由裁量空间,从源头上遏制“跑冒滴漏”和权力寻租。二是以审计监督提升管理质效。强化监督力量。配齐配强财政监督力量,优化监督职能。在局内设机构改革中,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科职能,增配具有审计、会计等专业背景的业务骨干,提升财政监督的独立性与专业性。探索建立财政监督专员制度,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穿透式监督。聚焦重点领域监督。围绕财政资金使用安全规范高效核心目标,精准实施财政监督检查。年内重点开展了直达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及合规性审计调查、政府采购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回头看”、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重点民生项目资金绩效审计等15项专项监督检查,覆盖市本级及部分县区财政、重点预算单位。强化结果运用与整改闭环。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监督成果转化。通过监督检查,推动被检查单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12项,优化完善资金拨付、项目审批、资产处置等业务流程28项,督促加快项目执行进度和资金拨付效率,涉及资金规模超10亿元。对发现的违规违纪线索,严格按规定程序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审计监督揭示的问题条条整改、件件落实,切实发挥财政监督“治已病、防未病”的建设性作用。三是以协同监督压实责任链条。深化“纪财”联动。建立健全局机关纪委与财政监督、预算、国库、采购等业务科室的常态化协同监督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实现信息互通、问题同查、线索共享、整改同督。年内通过联动机制,共同推动完成巡视巡察反馈问题、审计发现问题、日常监督发现问题等整改落实共计65项。创新监督方式。在重大财政政策落实、重点专项资金检查、重要干部选拔任用等工作中,探索实施“进点明廉、驻点督廉、撤点验廉”的嵌入式、全过程廉洁管理模式。在重点检查组设立廉政监督员,赋予其现场监督权和建议权。畅通监督渠道。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信访举报平台。优化升级“清廉财政”线上举报专栏,推广使用“清廉码”,方便干部群众“码上监督”。健全举报线索快速响应、核查处理和移送机制。严格执行财政检查人员审前廉洁承诺、审中纪律报告、审后廉洁回访评估等制度,构建起权责清晰、流程规范、可追溯、可问责的廉洁闭环管理体系。

(二)突出数智助廉,把智慧监督精在数据、严在预警、明在流程。将数字化改革作为提升财政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深化清廉机关建设的关键引擎,大力推进财政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推动财政监督模式由传统“人盯人防”向现代“数据驱动、智能防控”转型升级。一是全域数控,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深化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全面应用升级全省统一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市本级及所辖区县所有预算单位预算编制、执行、核算、决算、报告、资产、债务等财政核心业务在一个平台运行、一套数据贯通。统一全市财政业务数据标准和规范,彻底打破部门间、层级间的“数据孤岛”,为精准监督提供“源头活水”。推广智能财务报销系统。在市财政局机关及部分试点预算单位推广运行智能财务报销系统,实现从票据扫描识别、费用标准自动校验、预算额度实时控制、审批流程线上留痕、报销信息全程可溯的闭环管理。该系统有效防治了“微腐败”和“四风”隐形变异问题,显著提升了财务报销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为全省财政系统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建设财政大数据中心。整合预算一体化系统、国库支付系统、政府采购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债务管理系统等核心业务数据,构建财政大数据中心。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关联分析、比对碰撞,为精准识别风险、科学决策提供支撑。二是智能预警,织密资金“风险防护网”。构建财政运行风险监测预警体系。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和财政大数据中心,设置预算执行偏离度、库款保障水平、债务风险指标、专项资金沉淀率、政府采购异常行为、民生资金拨付进度等关键监测预警指标。开发部署智能预警模型,对指标异常变动进行实时监测、自动分级预警,并通过系统弹窗、短信、工作台消息等方式推送至相关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实现风险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强化专项资金穿透式监管。对重大民生、重点工程、直达资金等实行“一竿子插到底”的穿透式监管。通过系统预设规则,对资金分配、拨付、使用各环节进行节点控制和流程约束,对异常支付、超进度拨款、偏离项目用途等行为进行自动拦截或预警,确保资金精准滴灌、安全高效。提升债务风险智能化管控水平。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信息系统,将债务限额管理、预算管理、债券发行、资金使用、还本付息等全流程纳入线上管理。设置债务率、偿债率、付息支出占比等风险阈值,实现债务风险的动态监测和预警提示,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三是阳光运作,筑牢权力“合规防火墙”。深化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全面运行“全省一张网”的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系统,实现从采购计划备案、招标文件发布、投标、开标、评标、定标、合同签订、履约验收、资金支付等全流程线上运行、全程留痕、全程可溯。推行采购意向、采购预算、采购过程、采购结果、采购合同、履约情况等信息全公开,最大限度压缩权力设租寻租空间。打造“阳光财政”公开平台。升级完善市财政局门户网站和预决算公开统一平台。严格按照规定,及时、完整、规范公开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财政专项资金、政府采购、政府债务等信息。探索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让财政信息更易懂、更透明,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推行重大事项线上“晒廉”机制。对涉及重大财政政策制定、大额资金分配、重要项目安排等事项,在履行法定决策程序的同时,探索在局内网或特定范围进行线上公开,接受干部职工监督。

(三)突出思想铸廉,把清风育人融在文化、抓在队伍、显在担当。始终将思想教育、文化浸润和队伍建设作为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市财政局2025年度清廉机关建设工作总结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