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寻根问脉剖症结
(二)立柱架梁建体系
(三)靶向发力强实践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深化理论武装
(二)强化服务中心效能
(三)健全完善长效机制
国企党委2025年思想政治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将“以人为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支部书记的首要本领、党员干部的基本能力和应尽职责,深挖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痛点难点问题,构建基于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与自我实现循环模型”,探索实践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三大工程”,点线面一贯到底统一全员思想、上中下层层传动凝聚全员力量,以高质量的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寻根问脉剖症结,找准“三大难题”。找准当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三大难题”,重点解决“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为开展有效管用的思想政治工作明确方向。一是个体差异与个性化关怀难题。通信行业处于竞争发展的转型之中,员工工作节奏加快、责任加重、压力加大,而激烈竞争形势下的生产状况和工作节奏又一时难以改变,员工需要企业给予更多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年轻干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知不深入,对员工思想变化的关注不多,对问题的发现、研究、解决不及时,未能将矛盾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价值观多元化与共识构建难题。国有企业员工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样性明显增强,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随着“95”后甚至“00”后陆续进入国企工作岗位,新生代员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更加复杂。员工思想多元、多样、多变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三是传统方式与新时代需求难题。面对新时代的迅猛发展,特别是面对网络技术颠覆性发展的浪潮,国有企业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论在观念、内容、方式方法、机制体制等方面都表现出诸多不适应。有的对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把握不准,未能紧密地和生产经营相融合;有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主动性不强、覆盖不够全面;有的在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敏感性不足;有的思政工作队伍专业性不强,理念、手段创新不够,工作方法相对简单。
(二)立柱架梁建体系,聚焦“五大方向”。从需求识别、情感关怀、价值引领、能力提升以及激励反馈五个维度出发,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与自我实现循环模型,体系化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而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共赢发展。一是需求识别,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和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通过深入调研和访谈,从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两个维度出发,了解员工在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针对不同层次需求设计并实施相应的满足策略,如薪酬福利、职业发展、良好环境等,进而增强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情感关怀,提升忠诚度和满意度。运用心理学中的情感管理理论,通过谈心谈话、鼓励肯定等方式关心员工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情况,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和情感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关怀,营造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和满意度。三是价值引领,深化归属感和认同感。运用组织文化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弘扬社会主旋律,构建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设立明确的组织目标和愿景,通过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四是能力提升,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运用人才发展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关注员工的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通过提供培训、指导等支持帮助员工实现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目标;设立挑战性任务和项目,鼓励勇于创新、敢于作为,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和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