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刻认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家庭家教家风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的重要纽带
(二)家庭家教家风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三)家庭家教家风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二、客观审视我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现状
(一)工作成果丰硕
(二)存在问题亟待解决
(三)面临挑战不容忽视
三、全力推动我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强化组织领导
(二)加强宣传教育
(三)推进实践活动
(四)注重创新发展
在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交流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交流会,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学习领会上级有关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指示要求,系统总结我市前期工作经验,精准查找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科学谋划下一阶段工作任务,推动全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再上新台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不仅关乎个人成长、家庭幸福,更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发展。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深刻认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家庭家教家风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的重要纽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家庭文明智慧。从“孟母三迁”的择邻而居,到“岳母刺字”的精忠报国;从“孔氏家训”的诗礼传家,到“曾氏家书”的修身治家,这些经典故事和家训家规,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层面的生动体现。在我市,许多家族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家风家训。比如,[姓氏]家族以“耕读传家、诚信为本”为家训,世代相传,培养出了众多优秀人才。这些家风家训不仅是家族的宝贵财富,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延续。我们要深入挖掘和传承这些优秀的家庭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家庭家教家风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家庭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家庭中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对一个人的价值观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家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家庭名称]家庭多年来坚持义务照顾社区里的孤寡老人,他们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践行着“友善”的价值观;[家庭名称]家庭夫妻二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经营着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他们用自己的生活诠释着“和谐”的价值观。通过这些家庭的示范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更加深入人心,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三)家庭家教家风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良好的家庭家教家风能够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减少家庭矛盾和纠纷,进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我市通过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些社区通过建立“家庭矛盾调解室”,及时化解了许多家庭矛盾,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和升级。同时,良好的家风还能够影响和带动周边的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比如,[社区名称]社区的“最美家庭”发起了“邻里互助”活动,带动了整个社区的居民相互帮助、相互关爱,形成了良好的社区氛围。
二、客观审视我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现状
(一)工作成果丰硕,亮点纷呈。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组织领导不断加强。成立了由市委宣传部、市妇联、市教育局等多部门组成的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了工作合力。同时,建立了定期调度、定期通报、定期考核等工作机制,确保了工作的顺利推进。二是宣传教育广泛深入。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先进典型。开展了“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选树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家庭典型,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此外,还编印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读本》等宣传资料,发放到千家万户。三是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开展了“家风家训进万家”“亲子阅读”“家庭志愿服务”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在学校,开设了家庭教育课程,将家庭家教家风教育纳入了学校教育体系;在社区,建立了家长学校、妇女之家等阵地,为家长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二)存在问题亟待解决。虽然我市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思想认识有待提高。部分群众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物质轻精神、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一些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忽视了对孩子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二是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还不够紧密,存在各自为政、资源分散的问题。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考核评价方面,还缺乏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和激励机制,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方式方法上,还比较传统,缺乏创新意识和手段。面对新时代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三)面临挑战不容忽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家庭家教家风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