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锚定“五个坚持”
(二)压实“四个责任”
(三)聚焦“三化建设”
(四)强化“三项监督”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深化政治引领
(二)优化队伍结构
(三)完善机制建设
(四)强化实践锻炼
市民政局党组2025年选人用人工作报告
根据市委《关于做好2025年度选人用人工作报告的通知》要求,市民政局党组严格对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我市实施细则,结合民政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实际,对2025年度选人用人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2025年,局党组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市“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目标,以“锻造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民政铁军”为核心,扎实推进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轮岗交流等工作。全年共选拔任用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2名(其中正科级4名、副科级8名),晋升职级28人次(其中晋升一级主任科员6人、三级主任科员15人、四级主任科员7人),轮岗交流干部15名,完成3名新任职干部履职回避调整。在年度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中,总体满意度达98.6%,较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选人用人工作得到干部职工和服务对象的广泛认可。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锚定“五个坚持”,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局党组立足民政“保障基本民生、创新基层治理、优化社会服务”的职能定位,将选人用人与服务全市发展大局深度融合,鲜明提出“五个坚持”导向。一是坚持政治首位,铸牢忠诚之魂。坚持政治引领,将“两个确立”“两个维护”作为干部选拔的“第一标准”。全年提拔的12名干部中,10人担任过党支部书记或党小组组长,8人在防汛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获市级以上表彰。通过“政治素质反向测评”机制,对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行量化考评,坚决杜绝“伪忠诚”“两面人”进入干部队伍。二是坚持事业为上,服务民政发展。围绕市“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设、城乡低保提标增效、殡葬改革等重点工作,优先选拔在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社区治理创新、社会组织培育等领域实绩突出的干部。例如,在选拔社会福利科科长时,重点考察候选人在全市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提升、智慧养老平台建设等项目中的贡献度,最终选拔具有5年基层养老服务工作经验的干部任职,推动工作落地见效。三是坚持实干实绩,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建立“民政干部实绩档案”,将年度考核、专项工作成效、群众满意度等12项指标量化评分,作为选拔任用重要依据。今年提拔的8名副科级干部中,6人来自街道民政所、救助管理站等基层一线,其中3人因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等工作中表现突出被破格提拔,形成“干得好就有机会、干得优就能晋升”的良性循环。四是坚持德才兼备,强化群众公认。通过“四必访”机制(访服务对象、访社区居民、访基层同事、访家庭邻里),全方位考察干部“八小时外”表现。例如,在考察某区民政局副局长人选时,通过走访其结对帮扶的3户低保家庭,了解到其连续3年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住房、就业问题,群众评价“比亲人还亲”,最终该同志以民主测评95%的优秀率获提拔任用。五是坚持廉洁底线,筑牢防腐堤坝。严格执行“廉洁体检”制度,对拟提拔干部实行“三查三看”(查个人事项报告看是否如实申报、查信访举报看是否清白干净、查家风建设看是否廉洁齐家)。全年有2名考察对象因个人事项报告漏报、1名因信访举报核查属实被取消资格,坚决守住“带病提拔”底线。
(二)压实“四个责任”,规范选任全流程。局党组严格落实“党管干部”主体责任,将《干部任用条例》细化为32个流程节点,形成“闭环式”管理机制。一是压实“研判动议”责任,把好“源头关”。坚持精准画像。结合民政系统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偏大、专业人才不足等实际,建立“干部队伍建设数据库”,对126名在编干部按“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发展潜力”分类标注,形成《2025-2027年干部梯队建设规划》。坚持集体决策。动议阶段实行“三上三下”(征求分管领导意见-党组初步酝酿-征求市委组织部意见-修改方案-党组会表决-报市委组织部审批),全年3次干部选任动议均以无记名投票全票通过。二是压实“推荐考察”责任,把好“质量关”。民主推荐“差额化”。在社会事务科科长等3个关键岗位选拔中,按1:1.5比例确定推荐人选,引入“二次推荐”机制,对首轮推荐票数分散的岗位,由党组扩大会议再次投票确定考察对象。考察内容“立体化”。制定《民政干部考察要素清单》,将“群众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