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调生高校宣讲会上的讲话
(2015年11月22日)
北大、清华、人大的各位领导和同学们:
“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一首《燕园情》,让我向往已久。非常高兴今天能借北大福地,与大家一起座谈交流,借此机会,我表达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要感谢三所大学。大学是培养经世治国之才的摇篮。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需要大学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送优秀人才。北大、清华、人大作为世界名校、中国顶尖学府,长期以来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和治国栋梁。北大秉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发扬“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传统,率先在中华大地喊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奋发图强,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清华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荟中西之鸿儒,集四方之俊秀,肩负起中流砥柱之重任;人大坚守“实事求是”的真理,坚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已经成为发展繁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面旗帜。三所大学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怀揣炽热的家国情怀,为国家民族的发展和复兴挥洒青春热血、奉献智慧才华,书写了人生的壮丽篇章,在历史的天空熠熠生辉。特别是近年来,三所大学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输送都给予了全方位帮助支持,充分体现了一流大学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国家意识和担当精神,使我们深受感动。在此,我代表青海省委、省政府,谨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第二层意思:是要介绍大美青海。青海因美丽的青海湖而得名,总面积72万平方公里,全省辖2个市和6个藏族自治州。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同志评价说:“青海地大物博,是我们祖国一个十分可爱的地方。”
青海有雄奇壮美的自然风光。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江大河、大山大川、大草原大湖泊在青海汇聚。昆仑山、唐古拉山、祁连山等著名山脉横亘青海全境,构成了青藏高原这一绚丽多姿的“地球第三极”。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就在青海,全省境内已探明矿产资源134种,11种储量居全国首位、55种居全国前十位。高原雪山冰川孕育发源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是举世闻名的“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全球气候形成启动器”“高原生物自然物种资源库”等美誉,表明青海生态环境关乎国家乃至世界的永续发展。
青海有积淀厚重的人文环境。历史学家认为,青海地区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作为“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南道”,青海还是中原与边疆、东方与西方文明传播交流的重要通道和桥梁,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在这里交融并存、异彩纷呈,展现出高原大地独特而神秘的人文魅力。与此同时,青海也是与达赖分裂集团斗争的前沿阵地,还是阻止恐怖势力向内地渗透的重要屏障,更是支持西藏繁荣稳定的战略后方,在稳藏固疆、维护祖国大家庭的安全统一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青海有巍峨挺立的精神高地。明代知行合一、知行并进的教育家王守仁曾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今天的中华民族之所以不怕列强欺凌、屹立世界之林,很重要的原因之一,还来自于1964年10月16日的那声巨响,中国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