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拼经济奋勇争先挑大梁
在郑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郑州市委书记 安伟
(2025年2月10日)
经过全体代表和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郑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即将胜利闭幕。这次大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及郑州工作的重要论述,审议批准了各项工作报告,顺利完成了选举任务。会议期间,各位代表坚持党的领导、认真审议讨论、积极建言献策、依法履职尽责,充分体现了忠于人民、奋发进取、求真务实的责任担当和精神风貌。这次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大会,对于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创新创造强动力、奋勇争先拼经济,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走在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此,我代表市委,对大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大会胜利召开付出辛勤努力的全体代表、列席人员、工作人员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郑州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及郑州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深化“三标”活动,锚定目标、克难攻坚、砥砺奋进,推动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好中向新,增速位居9个国家中心城市和27个万亿级城市前列,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的标志性成果,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动力活力不断增强,本质安全水平得到提升,郑州在全省全国大局中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全市上下同心协力、拼搏进取的结果,也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全体人大代表有力监督、共同奋斗的结果。
一年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与市委同向、与人民同心、与发展同行、与时代同进,在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监督支持“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加强人大自身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郑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中充分彰显了人大担当、贡献了人大力量。地方立法质效双升。聚焦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等重点领域高质量推进立法,制定、修订和实施了一批重要的地方性法规,为市域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监督工作有力有效。紧盯营商环境、民生实事等重点工作,庄严行使法定监督职能,构建闭环工作机制,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力促进了“一府一委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服务代表出新出彩。持续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高质量办好代表议案建议,用心用情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尽责,推动代表充分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桥梁的作用。自身建设扎实推进。紧扣“四个机关”定位要求,加强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弘扬彻底自我革命精神,加快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为推动新时代郑州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过去一年的工作,市委给予充分肯定。
各位代表,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关注河南和郑州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5次到河南考察调研,2次深入郑州视察,针对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推进高质量发展、对外开放、生态保护、文化建设、民生保障、弘扬劳动精神等先后作出12次重要指示批示,为郑州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其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指导意义的重要指示就是要求郑州强化国家中心城市作用,有效支撑中部崛起和黄河国家战略实施,而要发挥这一重要作用,根本基础和前提保障就是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省委提出“四高四争先”总体要求,明确郑州要“挑大梁、走在前”,也集中体现在要求郑州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进出口贸易呈现较大不确定性,国内市场消费不振、有效需求不足,郑州自身发展也处于爬坡过坎、动能转换的发展时期,面临百舸争流、不进则退的竞争环境,这次全市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最多的就是郑州这两年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好中向新的发展势头,对未来期待最多的也是希望郑州经济社会发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保持向上、向好、向新的发展局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要求、破解发展难题、回应全市人民呼声和期待,必须聚精会神搞好经济建设,一心一意谋划好高质量发展,以发展担使命,以发展赢未来,以发展破难题,以发展惠民生,坚定不移做大经济规模、提升城市能级,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市上下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这次两会精神上来,强化共识,凝心聚力,众志成城拼经济,奋勇争先挑大梁,力争经济增速高于全省、高于全国、高于9个国家中心城市和27个万亿级城市平均增速,持续提升在全省经济首位度和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度,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
一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的重要理念。始终把“发展是第一要务、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工作要以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经济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为标准,将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做到优先研究、优先安排、优先部署,确保重要生产要素向经济发展集聚,政策资源向经济发展倾斜,关键力量向经济发展发力。要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关键环节,出台更多有利于企业创新、产业升级和营商环境优化的政策措施,继续办好“郑州企业家日”,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郑州。要坚定发展信心,有效引导预期,扩大经济光明;完善奖励机制,树立鲜明导向,营造全社会支持经济、服务发展的良好氛围,全力以赴推动郑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保持经济发展“三个高于、两个提升”的良好势头。
二要坚持“政策为大、项目为王”,厚植发展新优势。政策是做好地方工作的行动指南,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撑,目前国家出台的系列促发展惠民生政策多、含金量高,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要完整、准确、全面学习中央宏观政策精神,深刻领会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发力点,条分缕析,掌握要领,对政策“支持什么、提倡什么、限制什么、反对什么”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在承接落地政策时抓纲带目、有的放矢,在推动政策转化时结合实际、有效落实。要进一步突出抓好“两重两新”、地方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一般国债等政策争取,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环保、监管等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以超常规举措落实超常规政策,让政策的“组合拳”形成更强的叠加效应、更多更大的落实成果。项目建设是稳投资的重要支撑、稳增长的重要力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要深入推进“三个一批”项目,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力促签约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早竣工、建成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建立完善谋、招、落、审、建、投项目全生命周期闭环工作机制,对项目实行清单式管理,加快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