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决扛牢政治责任
二、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三、一体推进“三不腐”
四、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五、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
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2025年度县纪委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情况的汇报
一年来,在市纪委监委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两个维护”根本政治任务,忠实履行党章赋予的监督职责,紧紧围绕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这条主线,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全县政治生态持续优化,清廉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根据会议安排,现将2025年度全县纪检监察机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坚决扛牢政治责任,推动“两个责任”贯通协同。一是协助党委压实主体责任。协助县委制定出台《2025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重点任务清单》,细化分解县级领导“一岗双责”具体事项36项,建立责任落实台账,实行闭环管理。全年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专项检查2轮,覆盖所有乡镇和县直重点单位,对履职不到位的6个乡镇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提醒,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工作12次,听取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情况报告实现全覆盖,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管党治党全过程。二是做实纪委监督专责。制定印发《关于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实施意见》,建立“监督事项清单+问题整改台账+成果运用闭环”工作机制,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重点工作安排,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专项监督检查8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92个,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15份,推动相关领域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三是促进“两个责任”同频共振。探索构建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四责协同”机制,组织召开全县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2次,通报典型案例,强化震慑效应。分级分类开展廉政谈话280人次,其中对新任科级干部集体谈话4次,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
二、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化落实纪律规定精神。一是严查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紧盯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采取明察暗访、交叉互查、大数据筛查等方式,加大对违规吃喝、收送电子红包、私车公养等问题的查处力度。全年共查处违反纪律规定问题14起,处理党员干部23人,给予党纪处分11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5起,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深化公务用车和办公用房专项整治,清退超标车辆3辆,腾退超标办公用房面积480平方米,推动资源节约集约使用。二是重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聚焦基层减负攻坚行动,深入开展“文山会海”“过度留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动全县会议数量同比下降19%、文件精简21%,取消各类无实质内容的考核评比事项17项。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7起,问责干部15人,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干部有更多精力抓落实、谋发展。三是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作风建设分析研判机制,每季度汇总梳理问题数据,研判趋势动向,提出治理对策建议,形成专题报告呈报县委。推广“作风评议进窗口”活动,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对政务服务大厅、执法单位等重点岗位开展现场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倒逼服务提质增效。
三、一体推进“三不腐”,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一是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效应。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全年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326件次,处置问题线索418件,立案审查调查13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9人,其中乡科级干部21人,移送司法机关7人。聚焦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严肃查处教育医疗、工程建设、征地拆迁、粮食购销等行业性系统性腐败案件29件,追缴违纪违法资金3860万元,形成有力震慑。二是扎牢“不能腐”的制度笼子。坚持“一案一剖析、一案一整改”,针对典型案件暴露出的管理漏洞和制度短板,向相关单位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23份,督促修订完善财务管理、项目审批、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监管等制度47项,推动权力运行公开透明、规范有序。在村级层面全面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办理时限和监督方式,实现“按清单办事、依流程操作、全过程留痕”。三是增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分层分类开展党纪法规宣传教育,组织全县党员干部集中观看《警钟长鸣》系列警示教育片,开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专题讲座36场,覆盖党员干部1.1万人次。严格落实新提任干部“廉政考试+集体谈话”制度,全年组织任前廉政知识测试4批次,参与人员182人,切实把好干部提拔“廉洁关”。
四、加强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