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年工作回顾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三、2026年工作总体思路与重点任务
(一)聚焦“国之大者”
(二)坚持人民至上
(三)深化贯通融合
(四)注重标本兼治
(五)锻造过硬队伍
县委巡察办2025年工作总结及2026年工作计划
根据年度工作安排和要求,现将中共x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5年工作总结及2026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5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县委巡察办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这一主线,统筹安排常规巡察、专项巡察和“回头看”,全年共完成对28个单位党组织的巡察任务,实现本届县委任期内巡察全覆盖目标。巡察过程中,我们不仅关注政策执行是否到位,更注重倾听群众声音、回应民生关切,努力让每一次巡察都成为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具体实践。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与群众需求相统一,让巡察更有准头。巡察组深入田间地头、社区楼栋、窗口单位,采取入户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全年累计开展个别谈话3760人次,受理信访举报412件次,走访群众1890户,真正把“探照灯”照进群众最关心的地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混乱、惠民资金发放不及时等问题,组织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巡察,发现并移交问题线索87条,推动追缴违规资金326万元,惠及群众1.2万余人。在某镇村级巡察中,巡察组接到村民反映村道多年未修、出行不便的问题后,立即核实情况并督促镇党委立行立改,仅用20天就启动道路硬化工程,赢得群众点赞:“没想到你们来了,路真的修了。”
二是坚持实事求是与治病救人相结合,让监督更有温度。我们始终坚持“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对发现的问题既敢于亮剑,也注重教育引导。对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通过提醒谈话、反馈建议等方式帮助干部纠正偏差;对于轻微违纪行为,推动所在单位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136人次。在某县直单位巡察中,发现一名年轻干部因家庭变故导致工作状态低迷、出现考勤异常的情况后,巡察组没有简单定性为作风问题,而是深入了解其实际困难,并协调单位党组织给予心理疏导和组织关怀,最终该干部重拾信心、积极履职。这种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做法,体现了巡察工作的政治属性和人文关怀。
三是坚持整改闭环与成果运用相衔接,让成效更加持久。我们建立健全“双反馈、双责任、双公开”机制,即向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和分管县级领导同步反馈问题,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和领导包联责任;整改情况既在单位内部公示,也在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2025年巡察反馈的1432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328个,整改完成率达92.7%。同时,注重从体制机制层面查找根源,推动出台《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0条》《乡镇财政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制度性文件23项,有效堵塞管理漏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教育系统开展巡察后,针对家长普遍反映的课后服务收费不透明问题,推动主管部门制定统一收费标准和服务规范,实现“阳光收费”,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四是坚持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相促进,让队伍更具战斗力。始终把巡察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来抓,选优配强巡察组长和骨干力量,建立涵盖纪检、组织、审计、财务等领域专业人才库共186人。全年举办巡察业务培训班4期,参训人员达520人次,重点加强党纪法规、群众工作方法、谈话技巧等内容培训。探索实行“老带新”“巡中学”模式,安排新入职干部全程参与巡察实战,在实践中锤炼政治品格和专业能力。同时,严格落实纪律要求,制定《巡察干部行为规范十条》,坚决防止“灯下黑”。广大巡察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工作,涌现出一批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先进典型,展现了新时代巡察铁军的良好风貌。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一是个别单位对巡察整改重视不够,存在“重表态、轻落实”现象,部分问题整改停留在纸面、流于形式。二是巡察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还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