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区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工作的基本情况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还不够高
(二)资源配置还不够均衡
(三)师资力量还不够充实
(四)活动形式还不够丰富
(五)协同机制还不够顺畅
三、加强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提高站位强认识
(二)加大投入补短板
(三)多措并举强队伍
(四)创新方式提质效
(五)整合资源聚合力
关于加强我区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工作的建议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科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科技强国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近年来,我区在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新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仍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作为科协界别的政协委员,我想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我区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工作的基本情况
这些年,区科协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会同教育、团委等部门,围绕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是科普活动蓬勃开展。我们坚持每年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普知识竞赛、科学调查体验等品牌活动,年均参与学生达到2万余人次,在全区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二是科普阵地不断拓展。依托区科技馆、社区科普活动站、校园科技室等平台,建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15个,为孩子们提供了走出课堂、动手实践的场所。三是科普资源持续丰富。邀请科研院所专家学者走进校园开展科普讲座百余场,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场馆、科研机构,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四是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建立了科协、教育、团委等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形成了学校主导、家庭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应该说,这些工作为提升我区青少年科学素质打下了一定基础,但客观地讲,与党中央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地区的做法相比,与广大青少年的期待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调研走访,我们发现当前我区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还不够高。一些学校把科学教育简单等同于上好科学课、抓好理化生教学,科学教育被窄化为"解题教育"。在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下,科学实践活动往往让位于刷题训练,动手实验变成了"黑板上画实验、考卷上写实验"。还有个别学校领导认为科普活动是"额外负担",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参与积极性不高。
(二)资源配置还不够均衡。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科学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比较突出。中心城区学校科学教育设施相对完善,而偏远学校连基本的实验器材都配备不足,有的学校科学课只能停留在理论讲授层面。科技场馆、科普基地主要集中在城区,农村地区的孩子很难有机会参与高质量的科普活动。
(三)师资力量还不够充实。全区中小学科学教师总量不足,特别是专业对口、经验丰富的科技辅导员更是紧缺。不少学校的科学课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专业性难以保证。科学教师的培训机制也不够健全,缺乏系统性、前沿性的业务培训,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活动形式还不够丰富。现有的科普活动多以讲座、展览为主,参与性、体验性、趣味性不足,对孩子们的吸引力有限。科学竞赛活动存在功利化倾向,有的变成了"拼装备""拼家长",偏离了培养兴趣、启迪思维的初衷。同时,科普活动与学校教学、社会实践衔接不够紧密,容易形成"两张皮"。
(五)协同机制还不够顺畅。虽然建立了部门协作机制,但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各自为战的情况,科协、教育、团委、文化等部门的工作衔接不够紧密,资源整合不够充分。社会科普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利用,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科技场馆等单位参与青少年科学教育的积极性有待激发。
三、加强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工作的意见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