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乡镇“十四五”时期及2025年工作情况、“十五五”时期及2026年工作规划报告VIP免费

提纲:

一、“十四五”时期工作成效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二)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四)民生保障持续增强

  (五)社会治理不断创新

  (六)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二、2025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二)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四)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五)民生事业协调发展

  (六)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2026年工作计划

  (一)主要预期目标

  (二)重点工作任务

四、当前和未来五年的主要问题和形势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面临的形势分析

五、“十五五”期间发展的主要思路、主要目标和重大举措

  (一)指导思想

  (二)主要目标

  (三)重大举措

六、对全县“十五五”规划的建议

  (一)加大对乡镇的政策支持力度

  (二)完善县域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三)强化产业发展支撑保障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五)深化农村改革创新

七、需要县委协调解决的重大事项

  (一)项目建设方面

  (二)产业发展方面

  (三)民生保障方面

  (四)基层治理方面

乡镇“十四五”时期及2025年工作情况、“十五五”时期及2026年工作规划报告

中共××县委:

根据县委要求,现将我镇“十四五”时期及2025年工作情况、“十五五”时期及2026年工作规划报告如下。

一、“十四五”时期工作成效

十四五”时期是我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五年。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五年来,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2020年的3.6亿元增长到2025年的5.2亿元。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20年的2800万元增长到2025年的4200万元,年均增长8.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的1.82万元增长到2025年的2.68万元,年均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8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8,面积达1.2万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8,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一村一品”格局基本形成,发展特色产业村12,打造品牌农产品6个。农产品电商销售额累计突破8000万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2%。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5,年接待游客超过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000万元。

()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累计投入资金1.8亿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86个。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2公里,实现行政村道路硬化率100%。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受益群众2.3万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供电可靠性大幅提升。建成高标准农田6500,改善灌溉面积8000亩。新建村级文化广场18个、农村综合服务中心15,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省级美丽乡村3个、市级美丽乡村6,镇村面貌显著改善。

()民生保障持续增强,群众福祉显著提升

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投入资金5200万元,新建改扩建学校4,教育教学条件显著改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改造镇卫生院,新建改建村卫生室18,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85%。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8%以上。新增城镇就业3200,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8600人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468,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28,群众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社会治理不断创新,平安建设成效显著

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健全“镇—村—网格”三级治理体系,划分网格126,配备网格员168,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精准化。深化“枫桥经验”,建立镇村综治中心15,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信访总量逐年下降。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刑事案件发生率下降32%,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6%。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五年来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政治生态持续优化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完成村级换届选举,村级组织战斗力凝聚力显著增强。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党建示范点8,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全部转化提升。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二、2025年主要工作成效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一年。一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亿元,同比增长7.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同比增长12%;财政收入达到4200万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8万元,同比增长7.8%。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

()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新建高标准种植基地2个、面积1800,培育家庭农场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2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个农产品获得地理标志认证。深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成农产品加工园区1,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3,总投资8600万元。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新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2,全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20万元。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8,总投资4.2亿元,完成投资2.8亿元。其中产业项目10个、基础设施项目5个、民生项目3个。重点推进了××产业园、××公路改扩建、××饮水安全提升等项目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动能。强化项目服务保障,建立项目推进机制,实行台账式管理,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投入资金1200万元,完成改厕580,建设污水处理设施8,清理陈年垃圾1800余吨,整治残垣断壁320处。推进美丽庭院创建,评选美丽庭院86户。加强村庄绿化美化,栽植各类苗木2.8万株,新增绿化面积860亩。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护机制,配备保洁员96,实现村庄保洁常态化。

()民生事业协调发展

教育投入持续加大,发放各类助学金328万元,惠及学生2680人次。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开展健康体检1.2万人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8600人。社会保障扩面提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86万人,医疗保险参保2.12万人。实施农村危房改造82,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发放各类救助资金680万元,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调处矛盾纠纷186,调解成功率98%。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2,查处治安案件68,社会治安形势总体稳定。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开展安全检查320,排查整治安全隐患268,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三、2026年工作计划

2026年是“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我镇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

全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2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6万吨以上。

()重点工作任务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持续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新建标准化种植基地3个、面积2000,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家。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以上。发展乡村旅游,新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3,力争全年接待游客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0万元。

二是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全年实施重点项目20个以上,总投资5亿元以上,完成投资3.5亿元以上。重点推进××产业园二期、××公路提升、××水利工程等项目,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改厕600,建设污水处理设施10,创建美丽庭院100户。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新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2个。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0公里,新建便民桥3座。

四是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00户。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200,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2000人次。

五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化平安建设,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四、当前和未来五年的主要问题和形势

()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够优化,传统农业占比较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产业链条短,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附加值不高。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

二是基础设施仍有短板。部分村道路等级较低,抗灾能力不强。水利设施老化严重,灌溉保障能力不足。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供给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

三是人才支撑力度不够。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重,农业生产面临“谁来种地”的问题。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制约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人才引进难、留住难的问题依然突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乡镇“十四五”时期及2025年工作情况、“十五五”时期及2026年工作规划报告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