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公寻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XX市消防安全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情况报告VIP免费

提纲:

一、基本情况

  (一)聚焦全链条闭环管理

  (二)紧盯关键作业环节

  (三)强化源头与存量并重

  (四)突出精准化帮扶服务

二、存在问题

  (一)基础设施短板依然存在

  (二)部分领域长效机制尚待巩固

  (三)社会公众安全意识仍有待深化

三、下步打算

  (一)坚持常态长效管理

  (二)聚焦短板弱项发力

  (三)强化精准宣传教育

XX市消防安全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情况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特别是针对电动自行车、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建筑保温材料及养老机构等四类突出风险的专项整治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自行动开展以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协同联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广大市民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稳步推进,并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聚焦关键环节和突出短板,通过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全力防范化解重大消防安全风险,全市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聚焦全链条闭环管理,系统根治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顽疾

我市深刻吸取近年来全国各地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教训,将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作为专项行动的重中之重,围绕“生产、销售、使用、停放、充电、报废回收”六个环节,制定了包含22项重点任务的整治方案,力求实现全过程、全要素的闭环管理。

在源头管控方面,联合市场监管、公安、工信等部门,对全市4家整车生产企业和1266家销售单位开展了多轮次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改装、销售假冒伪劣电池等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期间,共立案查办电动自行车相关违法案件10,约谈提醒相关单位91,依法没收不合格产品6,并公开曝光了1起典型案例,形成了有力震慑。

在末端治理方面,针对“充电难、停放乱”的核心问题,我市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为379.3万辆,为满足巨大的充电需求,我市将充电设施配建纳入民生实事工程,强力推动居民小区充电设施建设。目前,全市已有716个住宅小区按照车辆与充电端口不低于3:1的配建比例,基本完成了充电设施的增建和改建工作。据统计,全市累计建成的集中充电设施接口已超过95万个保有量与充电接口的比例得到显著优化,有效缓解了充电焦虑。通过物理隔离、智能化充电等技术手段,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进楼入户”等高风险行为得到明显改善。

为化解存量风险,我市创新推出了“健康评估+以旧换新+严格执法”三重治理模式。依托社会化服务机构设立了8个电池健康免费评估网点,为市民提供专业的电池安全检测服务。同时,积极引导15家品牌企业参与“以旧换新”活动,通过提供优惠补贴,鼓励市民淘汰老旧及非标车辆。此举不仅提升了车辆的本质安全,也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得益于一系列综合措施,今年以来,全市未发生因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事故,与去年同期相比,相关火灾风险实现了根本性遏制。

()紧盯关键作业环节,坚决筑牢人员密集场所动火安全防线

针对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风险高、监管难度大的特点,我市坚持“预防为主、过程严管”的原则,着力健全动火作业全流程安全管理机制。 

一是完善制度规范。推动修订并印发了《关于在人员密集场所加强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的通告》,明确了作业审批、现场监护、应急准备等各方安全责任。同时,针对以往监管盲区,创新推动落实限额以下小型工程动火作业的备案管理制度,将所有动火作业纳入监管视野,确保“凡动火、必报备、必审批、必监护”。

二是强化源头追溯。组织对全市范围内的焊接与热切割作业人员培训和考试网点进行全面摸排,严把特种作业人员的准入关。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动焊机等动火作业设备“加芯赋码”工作,为每一台设备赋予唯一的身份识别码,实现了从设备、人员到作业现场的全程可追溯,为精准执法和事故倒查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是深化宣传教育。为提升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我市创新制作了“莫让焊花成火患、严守规程筑平安”系列警示教育片。通过模拟违规动火作业引发火灾的对照实验,直观展示了违规操作的巨大风险,取得了良好的警示效果。该系列视频通过各类媒体平台广泛传播,触达人群超过百万人次。

四是发动社会监督。建立健全了动火作业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奖励机制,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渠道,鼓励群众参与监督。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动火作业的事前审批率和现场监护到位率显著提升,社会共治的格局初步形成,管理质效得到明显增强。

()强化源头与存量并重,合力破解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难题

我市清醒认识到既有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存量风险大、整改难度高的现实,按照“谁所有、谁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存量和增量风险实施并联治理。

在存量隐患排查整治方面,组织住建、消防、城管等部门,对全市范围内的冷库和设有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高层民用建筑开展了地毯式专项排查,全面摸清底数。重点针对建筑主体不清、建筑老化严重、特别是使用年限超过15年且采用易燃可燃保温材料的突出隐患建筑,逐一登记造册,建立了详细的风险隐患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推动属地政府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分类分级制定整改方案,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有序推动隐患整改工作。截至目前,已有502栋高层建筑完成了消防安全“一楼一牌”上墙公示工作,将建筑的基本信息、保温材料类型、消防安全责任人等内容公之于众,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在源头生产流通环节,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了对保温材料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推动企业完成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确保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4、如遇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微信:22665800

XX市消防安全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情况报告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搜索资料
我的下载
会员中心
在线客服
  • 客服微信:2266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