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度工作总体回顾
二、主要工作举措与成效
(一)强化政治引领
(二)聚焦主责主业
(三)坚持精准帮扶
(四)深化法治教育
(五)夯实阵地建设
(六)加强宣传引导
三、工作保障与队伍建设
(一)健全工作机制
(二)壮大"五老"队伍
四、存在问题与不足
五、2026年工作初步构想
(一)强化政治引领
(二)聚焦急难愁盼
(三)深化品牌打造
(四)推进数字赋能
(五)加强组织建设
六、结语
XX单位2025年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总结
2025年,在上级关工委的精心指导和XX单位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单位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核心职责,充分发挥"五老"优势作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年度工作总体回顾
本年度,我单位关工委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服务大局、服务青少年正确方向,全年累计服务青少年群体达1.2万人次,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86场次,建设完善校外教育阵地15个,结对帮扶困境青少年238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42场,参与"五老"志愿者达156人。工作覆盖面持续扩大,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得到了上级部门充分肯定和广大家长、师生的一致好评。
二、主要工作举措与成效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
坚持将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以红色文化教育为主线,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11月中旬,我单位关工委组织全体委员及骨干"五老"成员赴XX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专题学习活动。通过瞻仰革命历史遗迹、聆听英雄事迹讲解、观看珍贵历史文献,全体同志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参访过程中,老同志们重温入党誓词,交流心得体会,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随后在XX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考察学习,让大家直观感受到新时代农村发展成就,为开展青少年国情教育积累了鲜活素材。
基地参观学习活动后,我单位关工委立即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如何将学习成果转化为青少年教育实践。会议要求各基层关工委组织要将红色资源融入日常教育活动,全年累计组织青少年赴各类红色场馆参观学习2300余人次。通过"老少同声颂党恩"主题征文、红色故事宣讲会、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会等形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同时,创新开展"云端红色课堂"线上教育活动,制作发布红色微视频18期,网络点击量突破5万人次,有效扩大了教育覆盖面。
(二)聚焦主责主业,深化品牌活动
暑期校外辅导站建设持续加强。暑期期间,我单位关工委依托15个社区(村)校外辅导站,开设了思想引领、学业辅导、兴趣培养、实践锻炼四大类课程模块,累计开设班次46个,服务青少年4200余人次。课程设置上,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在强化作业辅导的同时,增设了书法绘画、科普实验、非遗传承、体能训练等特色课程。师资配备上,整合"五老"志愿者、在职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社会专业人士四方力量,组建了一支85人的专业化教学队伍。活动成效显著,家长满意度测评达98.6%,相关做法被上级关工委简报刊发推广。
专题总结会议上,暑期校外辅导站工作负责人详细汇报了活动开展情况。报告指出,各辅导站在安全管理、课程创新、质量提升等方面均取得明显进步,特别是在关爱留守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建立"一人一档"成长档案、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开展心理关爱疏导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特殊群体青少年的实际困难。同时,会议也客观分析了存在的不足,如部分站点硬件设施有待改善、课程同质化现象仍需破解、长效机制建设仍需加强等,并提出了针对性改进建议。
(三)坚持精准帮扶,传递组织温暖
建立健全困境青少年动态管理机制。全年开展3轮次大规模摸底排查,精准识别家庭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境、行为偏差等四类青少年238名,建立帮扶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发动"五老"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企事业单位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全年累计结对186对,落实帮扶资金28.6万元,捐赠学习生活用品价值15.3万元。重点关注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度残疾人子女等特殊群体,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医疗救助、就学资助、户籍办理等实际问题47件。
帮扶工作坚持物质帮助与精神关爱并重。组织"五老"志愿者定期入户走访,开展心理疏导、学业辅导、亲情陪伴等服务3200余人次。举办"微心愿"认领活动3期,帮助126名青少年实现心愿。开展"温暖过冬"专项行动,为78名困难青少年家庭送去御寒物资。通过持续跟踪帮扶,已有156名困境青少年学习状态明显改善,85名心理问题青少年得到有效疏导,帮扶工作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四)深化法治教育,护航健康成长
全面落实"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部署。全年组织开展模拟法庭、法治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治主题班会等活动42场次,覆盖青少年8600余人次。联合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政法单位,组建青少年法治教育宣讲团,深入中小学校、社区开展"法治进校园""法治进社区"巡讲活动。宣讲内容涵盖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反校园欺凌、网络安全、毒品预防等重点领域,发放法治宣传资料1.2万份。
法治教育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中小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分层分类设计教育内容。小学阶段侧重法律启蒙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中学阶段侧重法律责任和权利义务教育。创新开展"青少年法治实践基地"建设,在XX社区建立首个法治教育体验中心,设置法治知识展区、模拟法庭、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区,累计接待青少年参观体验1800余人次。同时,加强特殊青少年群体法治教育,对12名有不良行为青少年开展跟踪帮教,有效预防了青少年违法犯罪。
(五)夯实阵地建设,拓展工作平台
持续推进基层关工委规范化建设。按照"五有五好"标准,对15个社区(村)关工委组织进行达标创建和复评验收,其中4个基层单位荣获上级"五有五好"荣誉称号。投入建设资金45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