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政治站位
二、坚持问题导向
三、强化责任担当
在XX市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市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关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部署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下面,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责任感使命感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由点及面、迭代升级,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战略定力。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这项工作,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是补齐农村现代化短板的关键举措,更是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
近年来,全市上下积极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部分区域“脏乱差”问题反弹回潮,一些基础性、根源性难题尚未破解,工作推进中还存在上热下冷、层层递减的现象。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环境问题,深层次看是思想认识问题、工作作风问题、责任落实问题。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的工作要求上来,以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坚决打好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二、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根本性转变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聚焦突出短板,集中力量攻坚,确保在短期内取得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明显变化。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要全力攻坚水体污染治理。水环境是农村人居环境的灵魂。当前,我市部分河流总氮超标问题依然突出,是水环境治理的“牛鼻子”。根据最新监测数据,我市XX河、XX湖等重点流域总氮浓度均值仍处于2.8毫克/升的高位,远超地表水Ⅲ类标准。必须把总氮治理与管控作为重中之重,靶向施策,精准发力。要制定实施《XX市河流总氮治理与管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底,这些重点流域的总氮浓度必须下降30%以上,力争控制在1.8毫克/升以内。要狠抓源头管控,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绿色防控技术,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要严格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严格执行禁养区、限养区规定,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要加快补齐生活污水治理短板,因地制宜建设集中式或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效率。
第二,要系统整治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垃圾乱堆乱放是影响村容村貌的直接顽疾。要全面健全“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确保体系覆盖所有行政村,并逐步向自然村延伸。要加大对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排查和整治力度,发现一处、销号一处。要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探索符合农村特点、简便易行的分类模式,引导村民养成良好习惯。今年,全市计划新增垃圾分类亭5000个,配备小型电动转运车300台,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同时,要特别关注农业生产废弃物,如农药包装废弃物、农膜等的回收处置,建立健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