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刻认识全会的基本情况和重大意义
二、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三、深刻领会“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四、全面理解“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建设强大国内市场
(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五)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七)统筹发展和安全
五、坚持和加强中共中央的全面领导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十五五”规划目标的根本保证
(二)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强大法宝作用
(三)对全市党外人士的几点希望
统战部长在全市党外人士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的讲话
各位党外朋友,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党外人士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报告会。这次会议是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安排举行的,也是我们统战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受市委统战部委托,围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向大家作专题宣讲。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这是在我国即将胜利完成“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进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主动,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今天,我主要从五个方面与大家交流学习体会,跟同志们一起深入领会全会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
一、深刻认识全会的基本情况和重大意义
这次全会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出席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68人、候补中央委员147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党的二十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说到这个《建议》的起草,我想多说几句。大家知道,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政治优势。这次《建议》的起草,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文件起草组组长,亲自擘画、全程指导、把脉定向,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早在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总书记就提出要提前研究“十五五”规划问题。今年1月,中央政治局就决定成立起草组,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在起草过程中,党中央把发扬民主、集思广益贯穿始终,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我这里给大家说几个数字,大家就能感受到这个民主决策的分量:中央组织了6个调研组,赴12个省区市进行专题调研;部署了35项重点课题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了部分省区市座谈会,李强总理也先后召开了经济界、科技界、基层代表3个座谈会;还开展了网上征求意见活动,收到留言300多万条,从中整理出1500余条建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27日,中央专门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建议。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党外人士的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
《建议》全文约2万字,由15个部分构成,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总论,包括第一、第二两个部分,主要阐述“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十五五”时期的重要地位、发展环境以及指导思想、主要目标等内容。第二板块是分论,从第三到第十四部分,分领域部署“十五五”时期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涵盖了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乡村振兴、区域发展、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国防建设等12个重点领域。第三板块包括第十五部分和结束语,主要部署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等任务。
全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都十分重大。从历史维度看,这是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制定的第三个五年规划建议,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建议,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从现实维度看,“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制定和实施好“十五五”规划,就能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可以说,这次全会既是对“十四五”辉煌成就的总结,更是对“十五五”宏伟蓝图的擘画,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同志们,要深刻理解“十五五”时期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把它放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长河中来看待。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通过“十四五”到“十六五”三个五年规划期的不懈努力来完成。
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十五五”处在什么位置呢?全会给出了明确答案:“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这个定位非常精准,我想从两个关键词来理解。
一个关键词是“夯实基础”。回望“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历程极不寻常、极不平凡。面对世纪疫情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压力、克服困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总量接连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台阶,2025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元左右;拥有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26个,占比全球第一;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这些成就为我们开启“十五五”打下了坚实基础。展望“十五五”,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更加关注对发展和安全具有基础性影响的事情,巩固拓展优势、破除瓶颈制约、补强短板弱项,使发展根基更稳、韧性更强。
另一个关键词是“全面发力”。这就是说,“十五五”时期不能只在某一两个方面用力,而要锚定目标,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协同发力,实现系统性突破、整体性提升。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推动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稳步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从现在起到2035年只有10年时间,前5年发展好了才能争取更大主动。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时代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紧紧抓住这个时间窗口,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说到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个标志性指标,那就是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个指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需要保持适当速度。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为紧要的还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创造和积累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这既是压力,更是动力,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领域都拿出实干精神,为实现这个目标贡献力量。
三、深刻领会“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
全会明确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做好未来五年工作的根本遵循。指导思想强调: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障,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这个指导思想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十五五”发展作出了战略指引。我觉得有几个要点需要特别强调。一是使命任务要明确,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五五”发展的目标任务、思路举措要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展开。二是战略取向要准确,要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大国博弈更趋激烈,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主动塑造于我有利的外部环境,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三是发展理念要完整准确全面,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是指挥棒、红绿灯。四是工作主题要突出,要继续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全会还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六项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这六项原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指导,必须一以贯之、全面落实。
在主要目标方面,全会提出了七个方面的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在此基础上再奋斗五年,到二〇三五年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我想特别说一说第一个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什么把它放在首位?因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首要目标”对应“首要任务”,这是有深刻考量的。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破解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才能如期实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不确定难预料因素交织叠加,我们更要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在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国际竞争中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四、全面理解“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全会部署了一系列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战略任务,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线贯穿其中。我重点给大家介绍几个方面。
(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
产业是经济之本。全会强调要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抓住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大家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