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实质
二、扎实推进XX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
(二)深化管理制度改革
(三)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
三、勇担教育使命
(一)对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
(二)对青年学生的殷切期望
在某某中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会上的宣讲报告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非常高兴能有机会来到咱们县第一中学,和我们XX最优秀的老师、最朝气的同学们一起,共同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这既是一堂思政课,更是一次心贴心的交流。刚才来的时候,我先和学校的领导班子进行了座谈,详细了解了学校的办学情况。看到一中这所百年名校如今依然生机勃勃、人才辈出,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你们是我们XX的骄傲,更是XX未来的希望所在。今天我来到这里,主要目的就是和大家一起,深入学习一次党的最新精神,聊一聊国家的大事,谈一谈我们XX的发展,也说一说对老师们和同学们的期望。
一、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实质
同志们,我们首先要深刻认识到,刚刚闭幕不久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究竟是一次什么样的会议?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是一次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个“十五五”规划建议,不是一份普通的文件,它是我们国家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是党中央着眼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的一次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总动员、总部署。可以说,我们未来怎么走、怎么干,方向和路径都在这里面了。因此,我们每一位同志,特别是青年学生们,都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深刻理解其中的精髓要义。
要理解“十五五”,我们首先要回头看一看我们刚刚走过的“十四五”这几年。这几年极不平凡、极不简单。我们有效应对了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所以,我们学习全会精神,首要的就是要更加坚定地拥护“两个确立”,更加坚决地做到“两个维护”,这是我们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
那么,展望“十五五”时期,党中央为我们擘画了一幅怎样的壮丽图景呢?全会明确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主要目标、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其中,与我们在座各位最息息相关的一点,就是党中央将教育、科技、人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全会建议明确提出,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大家注意这几个关键词,“统筹实施”、“一体推进”,这说明教育不再是孤立的一环,而是支撑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的战略基石。未来国家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从哪里来?归根结底要靠教育。因此,全会精神为我们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央要求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发展从过去注重规模扩张,转向更加注重内涵式、高质量的提升。这意味着我们的教育要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要深化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要让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我们每一个家庭的期盼。
二、扎实推进XX教育高质量发展
说了国家的大政方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咱们XX自己。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绝不是一句空话。我们严格落实了上级关于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的要求,也就是保证对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保证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要逐年增长。真金白银的投入,换来的是我们教育面貌的焕然一新。大家可能也感受到了,这几年,我们累计投入了3.9亿元,新建、改建和扩建了31个教育项目。比如说,总投资1.3亿元新建的县第四小学,设置了48个教学班,能容纳2160名学生,极大地缓解了城区的就学压力。不只是建新学校,我们对现有学校的提升改造也下了很大功夫,很多学校都增设了音乐、舞蹈、书法、机器人等特色教室,硬件设施和教学资源都在不断优化。我们做的这一切,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XX的孩子们能够享受到更公平、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当然,硬件上来了,软件更要跟上。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在于改革创新。刚才在座谈时,我也和学校的同志们深入交流,特别强调了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
(一)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
什么是集团化办学?简单说,就是让优质学校“伸出手”,拉一把、带一带相对薄弱的学校,组建教育发展共同体,构建“优质教育集群”。这方面,咱们一中已经开了个好头,我听说学校已经和廊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