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政治站位
二、坚持问题导向
(一)校园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聚焦重点关键环节
四、坚持严管厚爱结合
五、强化组织保障
XX县校园安全暨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校园安全暨师德师风警示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分析研判当前全县校园安全和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形势,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压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要求,推动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县委副书记岩书代表县委作如下讲话。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校园安全和师德师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校园安全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师德师风是教育工作的灵魂。抓好这两项工作,是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障。
第一,这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校园安全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关系到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师德师风关系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关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我们必须从政治高度看待这两项工作,以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
第二,这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当前,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已从"有学上"转向"上好学",对校园安全和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搜索到的资料显示,近年来因自然灾害、校舍倒塌、楼梯踩踏、交通事故、食品卫生、游泳溺水等原因,全国各地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学生重大伤亡。这些惨剧警示我们,安全屏障一旦出现漏洞,教育的一切成果都将归零。同样,师德师风问题严重损害教育形象,伤害群众感情,必须坚决整治。
第三,这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安全是前提,队伍是关键。没有安全的校园环境,教育教学秩序无法保障;没有高尚师德师风,教育质量无从谈起。县委始终将这两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纳入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推动校园安全和师德师风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坚持问题导向,清醒认识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
近年来,全县上下共同努力,校园安全和师德师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但必须清醒看到,形势依然严峻,问题不容忽视。
(一)校园安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近年情况看,全县校园安全形势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事故类型相对集中。搜索到的资料显示,2013年全县教育系统出现安全事故13起,死亡7人,伤5人,涵盖溺水、交通事故、管制刀具、食品安全等类型。2014年9月至2016年4月,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共发生学生意外伤害事故76起,其中意外死亡17起,溺水死亡13起、交通事故死亡4起。这些数据表明,溺水和交通事故长期占据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前两位。
二是校外安全风险凸显。相关研究指出,近年来全国校园安全事故中,61.61%发生在校外,主要以溺水和交通事故为主,交通事故导致受伤人数最多。我县地处河网密布地区,部分乡镇河道、水库管理存在盲区,学生上下学途经道路安全隐患较多。
三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不彻底。部分学校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网格化管理流于形式,重点领域管控存在薄弱环节。个别学校对校舍建筑、消防设施、用电线路、实验室危化品等检查维护不及时,对校园欺凌、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不够,对校外培训机构、托管机构监管存在漏洞。
四是协同共管机制不健全。一些乡镇和部门对校园安全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只是教育部门的事,齐抓共管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部分家长监护责任缺位,学生安全教育存在"学校热、家庭冷、社会淡"现象。
(二)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根据掌握的案例情况,当前我县教师队伍主流是好的,但个别教师失德失范行为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
一是理想信念动摇。少数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不高,对教育事业缺乏应有热情和忠诚,把教师岗位仅仅当作谋生手段,敬业精神淡化。
二是价值观念扭曲。有的教师背离为人师表要求,参与有偿补课,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在招生、分班、评优中徇私舞弊,甚至向学生推销教辅材料谋取利益。
三是行为底线失守。极个别教师存在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言语侮辱学生人格尊严、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等严重违反师德行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搜索到的案例显示,近年来全国各地通报的师德失范案例涵盖教师发表不当言论、性骚扰学生、学术不端、违反工作纪律等多种情形,相关责任人均受到开除党籍、解聘、取消教师资格等严肃处理。
四是制度执行不严。部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醒不及时,对违规问题查处不严格,存在"护短"思想,甚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三、聚焦重点关键环节,织密织牢校园安全防护网
校园安全工作必须前移关口、下沉重心,做到防患于未然。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第一,健全协同共管机制,压实安全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要求,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校园安全工作体系。县乡两级要成立校园安全工作委员会,定期研究部署、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教育部门要履行主管责任,学校要落实主体责任,校(园)长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负总责。公安、市场监管、卫健、应急、交通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推动网格化管理向校园延伸,建立"定格、定人、定责"工作机制,确保每个区域、每个环节都有人管、有人负责。
第二,推进网格精细管理,筑牢安全防线。全面推行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将校园划分为教学区、生活区、活动区、实验区等不同网格,明确网格长、网格员职责,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整改、销号闭环管理。加强门卫值守和校园巡逻,严格执行外来人员车辆登记检查制度。完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重点部位全覆盖、管理无盲区。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师生应急处置能力。搜索到的资料显示,有的地方通过实施"平安校园"建设、护校安园专项行动,有效提升了校园安全水平。我们要借鉴这些做法,结合我县实际,探索建立具有XX特色的校园安全管理模式。
第三,强化重点领域管控,消除安全隐患。针对溺水事故高发特点,要在危险水域设置警示标识、隔离设施、救生设备,加强日常





